军迷圈

老牌战斗机面临销售寒冬,俄罗斯四代半战机客户难寻濒临破产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铁血视角

一提到苏联的战斗机,大家第一印象便是大名鼎鼎的米格战斗机。曾经,米格系列战斗机以其优秀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很快便成为苏联以及很多东欧国家的核心战斗机。1940年,米高扬设计局设计出来米格1战斗机弥补了当时苏联高速战斗机的空白。巧的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见到米格1设计方案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将米格1投入生产,同时还因此成立了以米高扬为核心的设计局,米高扬本人也就此成为军方的红人。

如果说米格1让米高扬设计局在苏联军用飞机中有了一席之地,那么米格15绝对将米高扬设计局捧上天堂。1946年米高扬设计局开始设计米格15并在1948年6月将其投入生产。在米格15投入生产的几年间,苏联共生产了16000架米格15,米格15的身影遍布东欧各个国家。其后米高扬先后设计出了米格17,米格19,米格25,米格29等多款性能优良的战斗机。但时代的进步比米高扬设计局的设计师们想象的要快,米高扬设计局出品的产品其影响力在日渐下降,尤其在如今五代机成为主流的时代下,米格系列战斗机已然失去了与苏57战斗机的竞争能力。

为了应对时代的快速发展,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9的基础上改良并研发了米格35战斗机。客观而言,米格35从作战性能来看比此前的米格31,米格33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其造价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相同性能的战斗机而言也要便宜不少,也因此被誉为高性价比米格战斗机。而且,作为为米高扬设计局撑起门面的战斗机,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米格35在机身应用了可大量吸收雷达波的材料。不仅如此,米格35还搭载了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不仅配备了智能化座舱而且将传统的机械式仪表盘换成了可视化的电子显示屏。凭借着优异的性能,米格35也一举被俄罗斯分级成为4.5代机。

但是,所谓的4.5代机仅仅是个说法而已,事实上国际上对于这一说法并不承认,也就是说,米格35再怎么强劲,其也只能局限于四代机行列。相较于五代机,米格35依旧存在不可逆的代差。对于需要快速补充五代机从而提升国防力量的俄罗斯来说,即便米格35性价比再高,其也不如相对较贵但有着跨代优势的五代机来得划算。因此,时至今日,米格35仅获得了六架框架采购合同,就连一直是米格战斗机忠实拥蹩的印度目前也也放弃了米格35,转而早早购买了法国先进战斗机“阵风”。可以说,米高扬设计局的光辉岁月早已不在。

其实,米格35销量堪忧也不难理解。事实上,与米格35战斗力相仿的其他战斗机例如阵风等几乎都装有相控阵雷达,其性能比米格35搭载的雷达不知高了多少倍。由此看来,俄罗斯军方及其他米格老用户放弃米格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米格35虽然性价比奇高但其真实作战性能并不像米高扬设计局宣传的那样强劲。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