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伊朗打造国产擎天柱,与同类产品相比毫不逊色,恶劣地形也没问题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伊朗是一个高原国家,其绝大部分国土都在伊朗高原上,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伊朗非常依赖于公路运输这种形式,而在运输车辆中占据比例最大的则是牵引车,因为牵引车的特点就是装载量大。据悉,伊朗研制出了自己的军用重型卡车,而且在制造技术与各项关键指标上,与世界同类产品相比毫不逊色。目前,伊朗拥有2款有效载荷超过了20吨的重卡,分别是“胜利”重卡、“佐尔贾纳赫”重卡。这两款重卡分工相当明确,“胜利”重卡是搭载“巴瓦尔”-373型防空系统、“萨义德”3/4导弹发射器以及配套工具的专用载具,而“佐尔贾纳赫”重卡则负责运送弹药。

​目前能够制造军用重型卡车的国家不多,主要还是欧美这些老牌强国,另外也有一些新兴的国家也逐渐具备了这种技术力量,比如亚洲区有中、印、韩,南美有巴西,中东有伊朗与土耳其。这里面大多数国家前期的发展环境都比较优越,能够从西方先进国家引进技术。而伊朗从上世纪80年代巴列维统治结束后,就一直与美国关系恶劣,所以基本上是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后才取得了如今这些可以自傲的成果。

​“胜利”重型卡车是2014年才首度亮相的,配备有一台400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时速达到90公里/小时,采用独立悬架结构,不但使左右两侧车轮相互独立,而且底盘的自由度更大,通过调整摆臂长度和角度就能获得合适的离地距离,对车辆的舒适性与越野能力有显著的提升。因此“胜利”重卡除了在公路上表现良好,而且在戈壁、沙地、荒野等恶劣地形都有不俗的性能。“佐尔贾纳赫”重卡与我国万山WS2500重卡、白俄MZKT重卡的外形都有点像,据称“佐尔贾纳赫”的确借鉴了以上两款重卡的优点,不过也有自己独到的创新,比如WS2500重卡的发动机放在驾驶室后方,而“佐尔贾纳赫”的发动机则设在驾驶室下方,如此一改不但使车形更紧凑,而且还增加了载货的空间。

​伊朗在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时应该是有长远眼光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伊朗就引进了沃尔沃CKD(全散件组装)的产品销售,简单来说就是不进整车,只要卡车的零配件,到伊朗后再组装起来销售。沃尔沃当时只从成本来考虑,认为可以大大降低车辆进口税,没料到伊朗的打算是如此长远的,首先伊朗通过CKD方式慢慢培养出了自己的组装团队,进而发展出了自己的汽车仿造工业;其次,前期的来料加工与后来的汽车工业化,都极大的促进了伊朗的就业。后来的奔驰卡车与我国的卡车同样是采用CKD形式进入伊朗生产销售的,因此伊朗汽车工业是集百家之长,才打造出自己的实力产品。

​由于一些原因,2011年奔驰卡车退出了伊朗市场,到了2018年因美国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沃尔沃集团在压力下迫于无奈只能暂时撤离伊朗,据沃尔沃发言人Ivarsson称,“美国实行制裁后,我们已无法通过银行系统进行交易,因此只能暂停在伊朗的业务”。沃尔沃集团曾打算把伊朗打造成海湾地区的重卡出口中心,截至撤离前,每年组装的卡车多达3500辆,甚至已经又新建了一座工厂。伊朗推出这两款性能优越的军用重卡似乎在证明,没啥了不起的,我们自己就能造。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