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战术有多厉害?四勇士单挑大部队 无一伤亡还顺便打掉三个阵地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重逢

大概从17年开始,一款名叫《刺激战场》的手游风靡全国,玩过这个游戏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能挺到最后,夺取胜利才能顺利"吃鸡"。当然,想要吃鸡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每场游戏的设定是一百人,3-4人为一个小组,要想吃鸡,首先需要高超的作战技能,其次还需要和队友之间密切配合,各自为战是吃不了鸡的,反而容易被对手各自消灭。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一个战斗小组孤军深入敌后,最终胜利吃鸡的故事。那么,他们又运用了哪些战术呢?

1962年,面对印度阿三的屡屡挑衅,中国边防部队忍无可忍,奋起自卫还击。历经一个月的艰苦奋战,取得了歼敌近万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的辉煌战绩。在这次作战中,我军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其中,战斗英雄庞国兴的事迹最为传奇。

在11月18日夜攻打西山口的战斗中,庞国兴不幸与大部队失散,所幸的是他遇到了连队的三名战友。他们组成了一个战斗小组,决定孤军深入敌后,配合主力作战。一路上,庞国兴小组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向敌后,先后打掉印军三个炮兵阵地,取得了缴获火炮7门和大量军事物资,歼敌7人的骄人战果,庞国兴小组却无一人伤亡。 4个人就敢单挑印军大部队,最终毫发无损,胜利吃鸡,究其原因除了勇猛的战斗精神外,灵活机动的战术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谓战术就是打仗的方法和谋略,通俗点讲就是一门琢磨怎么才能打胜仗的学问。采取正确、有效的战术,就可以弥补己方在武器装备以及人数方面的劣势,最终取得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立伊始,就十分重视步兵战术,之所以这么重视战术,是因为我军在大部分历史时期装备都很差,重视战术是没办法的事情,只能争取做到"剑不如人而剑法胜于人"。正是靠着灵活机动的战术,我军才逐渐发展壮大,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对于步兵战术,我军的指导方针是这样的:步兵战术必须立足于野战,而且步兵战术必须动起来,不能简单的一线平推,而是要对敌人进行穿插和侧翼攻击,并进行快速、有针对性的猛烈攻击,最终将敌人分割包围并歼灭。"三三制"战术就是对这个指导方针最好的阐述,它起源于抗战时期,成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场, "三三制"战术主要是指一个步兵班由三个战斗小组组成,战斗小组由三名战士组成,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采用三角队形,三名战士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火力支援。这种战术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单兵作战能力,并能有效的减少伤亡。前面提到的庞国兴小组正是这一战术的优秀践行者。

不仅如此,"三三制"战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非常成功的运用。面对拥有巨大装备优势的美军,志愿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奇迹,而志愿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三三制"战术。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三三制"都能有效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弥补了志愿军武器装备的劣势,同时也最大限度了杀伤了敌人。

由此可见,解放军之所以能打胜仗,并不是简单靠所谓的"人海战术"。火力处于劣势,再多的人上去也是送死。因此,"人海战术"的说法可以休矣。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