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螺旋桨战机还有用武之地吗?美军重新订购100架,停产24年的古董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观察眼

装备太超前有时候也是个大问题,比如越战期间美军使用导弹的F-4喷气式战斗机,就被对手用航炮吊打。由于在装备发展上的巨大投入,美军的装备更新速度快的惊人,人家还在用二代机米格-21,美空军就已经在接装F-22了。从全面进入超音速时代以来,美国空军战机已经经历了数次换装,即便是服役长达30年的功勋战机A-10攻击机,也因为是亚音速老式战机而不得不退役。

然而,就在数年前,美国空军却突然重启了一条老式战机生产线,并下了100架的大订单。停产达24年、问世超过半个世纪的OV-10“野马”战机再度复出, 这引发各国关注。事实上,作为一款经济实惠的察打一体轻型战机,OV-10的全能适用性以及对地侦察打击的实战性能,让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十分满意,其高性价比也让这款功勋战机重获新生。

作为一款兼具侦察及攻击的轻型战机,由北美罗克威尔公司研发生产的OV-10“野马”,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军在作战体系中缺少一款战术支援型装备,特别类似于当下的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的功能定位,必须在侦察搜索及对地打击双方面都具备相当的实战能力。

因此,北美罗克威尔公司在二战后期明星战机P-51“北美野马”系列战斗机的版本基础上,升级研发除了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这款战机采用了双尾梁布局,拥有312千米/小时的最大巡航速度,升限为9150米,并拥有超过2300千米的航程。

在螺旋桨战机时代,这样的性能的确十分出色。自正式服役以来,包括美国空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等都采购了这款战机,其整个生产量达到了300架。特别是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期间,美军都出动了大量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取得辉煌的战果。

尽管战功赫赫,但其终究是一款亚音速螺旋桨战机,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逐渐被淘汰。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除了出口之外,美军各军种的OV-10开始全部退役,生产线也全部进入停产状态。而在过了十余年之后,美军在经历了多次局部战争及长期的反恐作战后发现,在一些低强度作战中,美军对地侦察打击特别是近距离空中侦察作战的能力明显不足。

这其实就是装备太过超前的现象,那些专为高强度作战设计的超音速战机,并不能适应打击游击队的战争,在现有各型号战机不堪大用的前提下,美军开始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已经退役的各老款战机之上。据悉,在轻型察打一体化战机的竞标中,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战胜了AT802U、AT-6、EMB-314、M-346等众多型号战机,再度复出。

在美军看来,尽管作为一款螺旋桨飞机,在航速性能上已经与时代脱节,但OV-10在同时处理战场侦察搜索及小规模作战方面,要远远比F-15、F-35等新式战机更加得心应手。由于这款战机拥有单次数小时的滞空时间,可以在交战区域上空进行长时间滞留,且燃料消耗量很低,经济性很令人满意。经过改装后的野马,甚至能运输伤员和伞兵,如下图所示。

与此同时,除了可以搭配用于电子侦察的光电球设备之外,它还能一次性携带近3吨的弹药,除了航空机枪、常规炸弹之外,包括各类型精确制导炸弹、地狱火空地导弹等都能兼容使用。与此同时,OV-10拥有许多现代化战机所不具备的短距起降性能,在各种复杂极端环境下都可以轻松起降。并且其轻快灵活的低空机动性能,也非常适用于反恐突袭等局部军事行动。

此外,和当下主流的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相比,只需两名机组人员的OV-10造价成本也更低。根据美国媒体的爆料, F-35战机单机造价高达1.5亿美元,每小时飞行成本更是高达4.5万美元。相比之下,OV-10仅需及少量的改装费用,每小时飞行成本也仅有5000美元。

自2010年重启OV-10生产线以来,美国不仅一次性下单再生产100架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而且让其保持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在伊拉克战争及叙利亚内战期间,OV-10就再次大展神威。与此同时,美国还将其出口给盟友菲律宾。在该国的反恐战争中,这款“老爷爷”级的古董战机发挥了出色的实战性能。据悉,基于未来区域维稳及全球反恐军事行动的需要,OV-10“野马”轻型攻击侦察机将会继续活跃在各大战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