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命运太尴尬!俄六代机能实现“弯道超车”,超越歼20和F22吗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在美国F-22、F-35相继大批量装备,中国歼-20已经成团形成战斗力之际,俄罗斯的五代机苏-57却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命运——因为真机的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俄罗斯自己没有购买几架,大金主印度也不买账停止了对苏-57的资金供应。不论俄罗斯怎样解释,其五代机落后于中美已经成定局。

苏-57战机
苏-57由大名鼎鼎的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研发,其设计研发了苏-27、苏-30等等性能先进并且销量甚好的战机,可以说底蕴深厚,为何其在苏-57的研发上沉沙折戟呢?最大的原因在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孱弱,苏霍伊设计局人才流失严重,研发能力大打折扣。俄罗斯经济能力的不足也使得苏-57的研发投入较少。要知道,F-22的整个项目的研发投入为28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接近20000亿人民币,这还是二十世纪末的币值,F-35更是研发成本超过1680亿美元。俄罗斯的GDP仅仅比中国的广东高出一些,分给苏-57的研发经费少之又少。可以说,人才流失和经费的缺失是苏-57问题不断的两大问题。

为何俄罗斯急于研发六代机?
很显然的,俄罗斯在五代机的竞争中已经远远落后于中美两国,即便加速五代机的研制,苏-57不论是性能还是产量上都无法再与中美的五代机相提并论。因此,俄罗斯想通过加速六代机——“猎人”无人战机的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在未来超过中美两国。并且,俄罗斯的六代机并不是一夜之间项目上马立项,早在15年前,俄罗斯就开始了六代机的预研工作。可以说,俄罗斯的五代机和六代机立项时间都比中国要早。正因为有了15年的沉淀,俄罗斯才能在短时间内造出“猎人”战机的原型机。

波音提出的六代机CG图
在俄罗斯的技术构想中,猎人采用无人驾驶的方式,具有全向、全频谱的隐身性,最高速度可达6马赫,内埋式弹仓,高度智能化,必要时可以进行有人驾驶。俄罗斯乐观估计,其最早将可以在2025年实现首飞,这样就可以在进度上领先中美十年左右。
那么,俄罗斯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大吗?从战斗机诞生以来,战斗机的改进研发方向无非是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到了五代机又加上了隐身性能的要求。因此,六代机将会在五代机的基础上强化隐身性、机动性等等,这就对新战机的发动机、机体设计、机身材料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俄罗斯拥有比较深厚的发动机技术,其设计的AL-41F发动机推力强劲,加以改进可以为五代机提供可靠澎湃的动力,武器技术上俄罗斯一直不差,因此,这是俄罗斯研发六代机的一些优势。

俄罗斯六代机“猎人”效果图
但是,我们更要看出的是,六代机相比于五代机,其技术基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俄罗斯的“猎人”战机要求最高飞行速度达到6马赫,而现役的战机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也仅仅在2马赫左右,想要达到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需要在超燃冲压发动机领域实现突破,众所周知的一点是,发动机的研发制造一直是烧钱的大户,即便俄罗斯在发动机领域积累深厚,能不能投入足够的经费都是个疑问。

在优势领域俄罗斯都比较吃力,可想而知在弱势领域俄罗斯将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实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俄罗斯的苏-57战机的隐身设计做的十分之差,直通式进气道可以在正面看到发动机的叶片,与此同时中美的战机进气道都采用了DSI进气道或者嘉莱特进气道减少雷达的反射,机体的隐身材料似乎也十分粗糙,智能蒙皮领域也十分落后。这些弱势领域,需要俄罗斯投入巨额的金钱和精力才能迎头赶上。

在现阶段俄罗斯经济比较萎靡军费开支紧缺的时候,俄罗斯想要实现六代机的弯道超车,显然是不可能的。军事技术的先进与否,和时间、金钱的投入密不可分,而我国之所以近些年来能够实现许多技术的赶超,除了依靠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空前重视和大力投入。没有物质的基础,不仅不能实现超车,而且会在弯道中“翻车”。加大科研投入走正确方向,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才是俄罗斯应该做的。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