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不逊于稀土,美日为这一战略物资曾打破头,在中国却随处可见

军迷圈官微
文|紫龙防务观察

图为桐油
近日,据媒体报道,除了稀土外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资源,比如有一种在中国农村随处可见的产品,它的地位不逊于稀土,二战时美日两国曾为抢它打破头,它就是桐油,据称在当时桐油可以生产大量产品,机械、武器、车辆、电器等方面,桐油都是最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它在中国随处可见,但抗日战争时期美日为这一战略物资曾打破头,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

图为桐油
在很长时间以来,中国都是最大的桐油出口国。例如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桐油出口量达到十万吨之巨,为中国赚取大量外币,客观上为中国后来的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即使后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很多地方沦陷,很多资源产生受到极大影响。但因为桐油主要生产基地是西南大后方,所以中国仍然得以生产不少桐油用于出口,换取资金、武器继续反抗侵略者。

图为桐油
在这其中,美国的转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美国因为工业发达,生产工业品多,对桐油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它本身不具备产生桐油的能力,只能是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其中不少都是从中国购买的。
最初在二战中,美国选择不参战,但后来因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相继沦陷,中国桐油出口运输受到极大影响,全球桐油都短缺,桐油的价格上涨了百倍不止。而美国也失去桐油的主要来源,它国内工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美国的资本家们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最终选择向日本开战,并向中国进行大量援助。至于援助的条件,则是中国需要更大量,更低价的出口桐油给美国。

图为桐油
毫无疑问,美国此举有趁火打劫的嫌疑,充满着不公平的规定,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中国向美国履行桐油出口承诺后,中国可以获得美国的大量武器、经济援助。特别是其中包括2500万美元的“贷款”,对于当时处于生死存亡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后来就是凭借着桐油出口这个筹码,中国和美国进行多次谈判,促成很多新援助,而中国出口的这些桐油,也被美国用于生产很多军工产品上,成为打击日本的武器。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桐油出口为中国换回一颗颗子弹、一枚枚炮弹,成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一个“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