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发优势,让歼20摆脱恒温机库,而F-22只能做“机库女皇”

军迷圈官微
文|观察眼

F22的恒温恒湿机库
常言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国首款国产五代隐身战机歼-20服役以来,军迷普遍关注这款战机的外在,作为全球唯一一款鸭翼布局的隐身五代机,还能被指抄袭外国战机,为歼-20找干爹;国内军迷则沉迷于讨论歼-20是否装备机炮、换没换国产发动机等技术问题。但这些对一款战机,特别是对五代机来说,都只是次要的外在性能,对于这些涂着昂贵隐身涂料的先进战机来说,日常维护、保养的难度,才是决定一款五代机是否好用、能否进行大规模列装的关键因素,在这一点上,后起之秀歼-20已经做得比“机库女皇”F-22更好了。

机库内的保障设备
F-22之所以被称为“机库女皇”,离不开它豪华的恒温机库与令人咋舌的维护成本。隐身涂层是隐身战机在雷达面前不被发现的最大原因,相较于四代机,五代机娇贵了不少,这也与隐身涂料有关。F-22使用的隐身涂料是一种添加了镓元素的粉状涂料,这种涂料吸收雷达波的能力十分强大,但由于镓元素熔点较低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F-22的隐身涂料附着力较弱。使用了这种隐身涂料的F-22必须待在专门建造的恒温恒湿机库中。为了防止湿度超标,恒温恒湿机库中各种检测、维护设备一应俱全,只为增强战机隐身涂层的耐用性,降低使用成本。

F-22的涂层很脆弱
据悉,每架F-22都有自己专属的恒温、恒湿机库,这种高档机库每年的开销高达100万美元,再加上其他费用,仅仅是耗费在F-22保养上的钱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最特别的是,由于战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F-22每次飞行都会让蒙皮出现缝隙,为了保持隐身涂料的整体性和耐用性,地勤必须在F-22降落后填充一种含银的特殊材料。由于保养项目繁杂,F-22的保养不仅耗钱而且耗时,有飞行一小时,维护三十小时的说法。

偶尔到日本串门的F22
这也是美军目前仅有不到200架F-22的一大原因,又贵又难伺候,飞一会儿就必须进行冗长的保养,妥善率并不高。而且,这种复杂的保养要求也阻碍了F-22的海外部署,由于海外基地缺乏本土的维护条件,F-22几乎不可能在海外长时间部署,如果需要F-22出面炫耀武力,要么只能飞到目的地驻扎几天,如蜻蜓点水一般,很快就会撤走。要么派几队F-22轮换,但这样又会剧烈推高F-22的海外部署成本。

歼20朴素的机库
反观歼-20,在新闻报道中,歼-20享受的都是和歼-10、歼-11和歼-16等战机一样的机库待遇,除了防晒、防雨,照样透风、透气,档次比F-22的恒温机库低了不少。但这绝不是因为我们差钱,而是因为歼-20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完全不用像F-22那样娇贵。

歼20不娇贵
歼-20的新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歼-20的隐身涂层为我国独有,添加了多种稀土元素,相较于F-22的隐身涂层,歼-20的隐身涂层吸附力极强且十分耐用,这就使得歼-20完全不需要恒温机库的保护;第二,歼-20采用了智能蒙皮技术,再加上耐久性强悍的隐身涂层,飞行过程中不会出现F-22那样的蒙皮缝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歼-20的维护保养成本远低于F-22,也不需要F-22那么夸张的保养时长来保持机体状态。相较于F-22,歼-20拥有更加出色的出勤率和快速部署能力。

风吹雨打歼20
实事求是地说,歼-20作为一款比F-22晚服役将近20年的飞机,有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是十分正常的,F-22使用的毕竟是30年前的技术,在材料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F-22离不开恒温机库的样子看起来很滑稽,但这却是美国研制F-22时所能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了。
然而,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却不被一些专家所接受,他们坚持认为美国技术永远第一,对待在普通机库、在场外任由地勤踩踏、高原上风吹雨打的歼-20冷嘲热讽,认为我们不够专业、没有足够的技术维护歼-20,但事实恰好相反,正是因为歼-20设计得太好了,有了比F-22还要先进的隐身涂层和蒙皮,所以才不需要待在机库当“机库女皇”,怀疑我们的基建能力,真是脑子锈掉了!

难道美国空军就不想F-22也这么好用吗?答案显而易见,美国空军也不想让F-22当“机库女皇”,更希望它能节省使用费用,这样就不至于被关闭生产线了。无奈当时的技术限制,F-22这个“机库女皇”的名头估计得顶到退役了。但在新一代隐身战机F-35身上,美国也使用了新型的隐身涂层技术,F-35B\C两款隐身战机都能部署在航母或者两栖攻击舰上,承受海上的高湿度、高盐度和高温曝晒也不在话下。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