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美国把伊朗海军打的满地找牙,为何不趁机端掉伊朗?

军迷圈官微
文|军机图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矛盾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翻来覆去。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防空部队击落美国海军的“全球鹰”无人机之后,原本就非常紧张的美伊关系陡然直下,外界甚至已经认定美国将以武力方式解决与伊朗之间的矛盾。然而美国总统特朗普作出的取消动武计划的表态,一方面在令外界颇感意外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了美伊关系缓和的可能。然而随着伊朗外长扎里夫表示伊朗已经具有超过伊核协议限额的核铀浓缩储备,则又让有所缓和的美伊关系再次降温。这种情况不免令人担忧美伊两国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那么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说起美国与伊朗的武装冲突,很多人都会想到发生于1988年4月的“祈祷螳螂”行动。在这场因美军战舰触发伊朗水雷致损而引发的海上交火当中,伊朗海军一艘导弹巡逻艇被击沉、一艘轻型护卫舰遭到重创,另有一座伊朗的海上钻井平台被美军摧毁。而美军在此次作战行动中虽然遭到了来自伊朗海军舰船的两轮袭击,但最终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损失,看似是以美国方面大获全胜、伊朗方面则损失惨重,以至于很多人对美国当时为何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对摧毁伊朗的国家机器、或至少大举破坏伊朗的国内秩序感到不解。然而若对两国在冲突期间和冲突前后的表现进行分析,便不难看出美国事实上根本没有深入伊朗本土进行军事行动的准备。
首先,这次海上冲突并非如同一些人想象般是单纯的“一边倒”。虽然从作战结果来看伊朗海军损失惨重,再考虑到伊朗海军本来就规模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但在这种完全不对等的作战力量对比之下,其他任何国家也没法取得比伊朗更好的战绩。从“祈祷螳螂”行动中美军派出的海空兵力规模来看,美军事实上非常忌惮与伊朗爆发大规模冲突,并为冲突进行了“过度冗余”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海军还能组织分布在多个基地的多艘舰船进行协同、并对美国海军发起有威胁性的攻击来看(事实上如果伊朗海军发射的不是美国生产的“鱼叉”反舰导弹,从袭击的突然性来说很可能会取得一些战果),伊朗海军在此次冲突中的表现完全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不堪,反而可以说是中小规模海上力量中较为出色的水平。

其次,对于美国来说,武力进攻伊朗绝不是什么合理的选择。越南战争之后,受到国内社会对动用军事力量在海外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反对浪潮影响,美国对外进行武力干涉其实是相当谨慎的。从目标的选取来看,无论是也门、格林纳达、洪都拉斯还是巴拿马,越战之后、海湾战争之前美国决定对其本土进行武装入侵的国家都相当弱小,相对于实力强悍的美军来说有点“杀鸡用牛刀”之感。这一点上,即便在美国国内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在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时甚至有美国媒体表示“这种行动让纽约警察局出动就够了”。即便是1986年3月和4月两次针对利比亚的打击行动,其间也并未出动地面兵力而仅采取空中打击。上世纪80年代,伊朗的综合实力比利比亚更强,特别是军事力量的规模和质量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都排得上号,美国在对伊朗本土发起攻击前自然要好好掂量掂量。
第三,美国在伊朗本土进行军事行动失败的前车之鉴,使得美国不愿冒然对伊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1979年11月4日和5日,伊朗学生突然占领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挟持管内人员作为人质并要求美国交出被推翻后流亡美国的前伊朗皇帝巴列维。为解决这一危机,美方在与伊方进行外交沟通的同时,也做好了通过军事手段解救人质的准备。1980年4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批准了武装营救计划,此次代号“蓝光行动”的潜入式解救行动动用了来自美国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和特种部队的兵力,但在执行任务时因突遭沙暴、直升机机械故障、任务机相撞而被迫取消计划,最终美军在此次行动中损失了1架C-130运输机、1架CH-53直升机、9名人员在行动中丧生,另有5架RH-53直升机被遗弃在伊朗境内、后遭到伊朗缴获,时至今日这些直升机仍在伊朗军队中服役。此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对于美国对伊政策的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在对伊动武问题上变得非常审慎。

最后,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当时的海湾局势之下,对伊朗“斩草除根”根本不符合美国利益。到1988年时,两伊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在伊朗和伊拉克事实上并未通过战争决出胜负的情况下,美国的举动便很容易引起局势的变化。如果当时美国对伊朗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则很可能使伊拉克产生对局势的误判。无论伊拉克认为美国的军事行动是对其进行声援、并对伊朗发起新一轮攻击,还是认为美国意在伊朗军事实力遭受严重打击后乘虚而入、并对伊拉克构成威胁,都将对美国在中东的安全和利益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美国来说,武力进攻伊朗是不折不扣的赔本生意,因此美国断然不可能因小失大。
事实上,即便美伊关系如何变化,也无法脱离中东问题这个基本框架。因此,美国对伊朗的政策,必须要服从于美国的中东战略布局和中东地区的地缘。对于美国来说,伊朗这个“不服管教”的区域大国是必须解决的障碍,但无论是对伊动武的潜在风险、收益与投入之比还是在武力介入中东局势后果上的前车之鉴,都让美国认为对伊动武绝对不是上策。所以,即便美伊关系再如何紧张,美国对伊朗大规模动武的可能性也非常低。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