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俄罗斯人签名 要停飞国产客机?幕后黑手可能是波音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利刃/TONE
在俄航运营的苏霍伊SSJ-10支线客机遭雷击,继而迫降于莫斯科并造成41人死亡之后,普罗大众对民航安全的关注焦点又瞬间转移到了俄罗斯这边。
但就在SSJ-100的大致事故原因仍无法明确和设计缺陷挂钩的眼下,"数万俄罗斯人联名要求停飞SSJ-100"的消息却大行其道,联名者在网站上发布的"俄航不负责任"、"苏霍伊SSJ-100太过落后"之类意见甚至有板有眼,乍一看说服力强得不行。

图为坠毁之后起火烧毁的SSJ-100支线客机。
从事故本身"就事论事"来说,只发生一次的事故并不能完全排除偶然因素:被闪电击中的SSJ-100客机虽已经损毁了所有的电传飞控系统,但仍旧留有一套不经过计算机,直接通过传动钢索切换控制面位置的操纵系统(也被叫做直接法则)。
至于SSJ-100客机的迫降起火,根本原因在于飞机着陆之后由于角度和速度不当所引起的"二次弹跳",至少从现在披露的所有细节来看,该机并没有什么"一定会导致事故"的缺陷存在。

图为迫降着陆过程中才开始燃烧的俄航SSJ-100支线客机。
事实上,本次俄航事故中的SSJ-100在遭遇雷击之后理论上仍有可能安全着陆,因为彼时飞行员并没有报告起火,只是称"操作困难"。
而从这架SSJ-100从被雷击的那一瞬间开始,这事故的结果最终是机毁人亡还是人机双安,那都要看俄航飞行员的处理能力,毕竟这架SSJ-100至少还留了一套钢索机械操纵系统,在遭遇类似险情时比起波音787、空客A350之类"不留备份"的新飞机已经算是多留了一次机会。

图为SSJ-100的驾驶舱,侧杆系统和大尺寸显示屏都是时下的标准配置。
换句话说,俄航SSJ-100事故既可以说是"飞行员处置得当,但地面消防不力",也可以归咎为"飞行员和地面消防处置特情的能力都有所疏忽",但难以和飞机本身带上多少关系。
而即便退一万步说,如果SSJ-100支线客机的致命事故当真由来于该客机设计或制造上的缺陷,那么首当其冲要遭殃的并非制造SSJ-100的苏霍伊,抑或是运营该机的俄航,而是为该机提供适航认证的俄罗斯洲际航空委员会(IAC)和欧洲航空航空安全局(EASA):航空企业设计出来的产品有缺陷不奇怪,负责"守门"的体系出了问题那才奇怪。

图为停飞当中,等待下一轮联合审查的波音737MAX客机。
反过来说,若苏霍伊SSJ-100支线客机真的按照美国联名网站体现的结果那样,那么EASA的认证可靠度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而这很难不令人联想到美国自己的航空安全监督机构,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波音737MAX危机当中,FAA的信用水平也由于被怀疑"向波音审查放水"而严重受创。如果能在此时找到机会,依靠俄罗斯SSJ-100客机空难做文章把欧洲适航审查机构拉下水,无疑对美国人来说是巨大利好。那么这次签名的发起,波音很难逃脱嫌疑。

图为流水化生产中的SSJ-100支线客机。
总的来说,在一个注册地位于美国的联名网站里,到底有没有二十万"俄罗斯人"声音一致地要求"干掉"俄罗斯国产客机,其实这并不重要……正如在埃航空难的黑匣子数据结果面前波音百口莫辩一样,专业高度分化的民航业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若以为单纯用"人多势众"的假象就可以扳倒错综复杂,严密非常的适航审查体系,那无疑只能是傻子的痴心妄想,抑或是疯子不肯放弃手中利益的孤注一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