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全部打水漂!这国却执意将泡水战舰打捞,随时准备甩锅

军迷圈官微
文|军武观察
众所周知,去年挪威海军一艘南森级护卫舰在参加完北约军演的返程途中,因不小心撞上了一艘巨型油轮而沉没...当然,在此期间挪威也曾极力展开救援,但奈何船体右舷附近被撞开了一条长达7~8米的大窟窿,海水倒灌进去两天后,这艘价值5亿美元(折合约35亿人民币)的“宙斯盾”舰就沉入了水底。
时隔3个月直到今年2月底,挪威才依靠中国制造的大型海上浮吊船将其打捞出水,并用一艘拖船把它拉到了附近的海军基地...

对此,外界传言,挪威海军之所以打捞这艘“英斯塔”号护卫舰,是因为它毕竟价值不菲,所以希望修缮后依然能够使用...事实真是如此吗?对此,我们先来看看这款护卫舰的主要配置是什么,它参照了西班牙阿尔瓦罗·巴赞级护卫舰的设计,并配备了美制宙斯盾战斗系统,满载排水量仅5000吨,是目前全球最小的宙斯盾战舰之一。挪威海军共建造5艘,总花费超过了25亿美元,单艘造价高达5亿美元。

理论上说,假如“英斯塔”号是二战时期的战舰,那它的主要建造成本就来源于船体、炮塔以及蒸汽锅炉等等,这些大多都是机械结构,只要短期内没有被海水腐蚀,那打捞出水后,修修补补确实还可以用。
然而,这次沉入水中的“英斯塔”号可是地地道道的宙斯盾战舰,它最便宜的是船体,最贵的地方却是价值3亿美元一套的宙斯盾战斗系统,它们可全都是怕水的电气化设备,想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再说“英斯塔”号所配备的动力系统,是两台V12柴油发动机和一台美制的LM-2500燃气轮机,虽然性能不错,但毕竟是从航空喷气式发动机改进而来,别说经过海水浸泡,就是泼一桶水上去它也能报废,这种情况下,把它们打捞上来还能修复使用,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要是挪威肯花费几个亿来换装“英斯塔”号的核心设备,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得事,但问题是挪威造船厂目前并没有这个制造能力。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挪威海军的5艘南森级护卫舰都是由西班牙造船厂承建的。那话说回来,既然这艘战舰已经沉没并没有修复的可能,那挪威还把它捞上来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从“英斯塔”号沉没的那一刻起,挪威方面就已经将“锅”甩给了西班牙,他们认为这艘护卫舰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沉没,就是因为西班牙造船厂当时的设计出了问题,所以必须打捞上岸,调查清楚事故原因,由西班牙方面负责修复或赔偿。

那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西班牙到底该不该背这个锅呢?客观上说,现代化战舰所使用的材质和二战时期的战舰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当时主要是用舰炮作战,所以舰身装甲比较厚实且耐撞;而现代化战舰恰恰相反,它所采用的一般都是高科技轻型材料,因此非常不耐撞。这也是各国现代化战舰屡屡被油轮撞翻的主要原因。从这一点上看,西班牙造船厂并没有太大责任,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造的船就能撞过油轮。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现代化战舰如此脆弱,那它又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存力呢?其实,现在所有的战舰几乎都采用了防弹层和密闭舱配置,比如凯夫拉防弹层,虽然可以防弹,但它就是不能防撞。
而密闭舱就是为防止舰船漏水沉没而专门设计的,但挪威“英斯塔”号在沉没之前也曾在海上漂浮了近两天,这说明密闭舱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最终还是沉入了水中,因此挪威方面便将矛头对准了西班牙,希望查清楚“英斯塔”号沉没的原因,说不定还能获得巨额赔偿呢!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