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加强步兵,才能赢得大国战争的胜利!网友:此路不通

军迷圈官微
文|谷火平
撰文:利刃龙猫
近日,美国著名的《国家利益》杂志透露:美国如果想要在未来的战场上彻底击败某东方大国或者俄罗斯,不能只依靠海空军力量,必须大力加强步兵建设。由于美国媒体近几年在公开场合很少提到要加强陆军方面的建设,所以消息一出,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这番言论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美国媒体会想到长期被忽略的陆军步兵呢?
从美军各军种的“特色传统”来看,海军是高贵的“一等人”,空军是精锐的“二等人”,陆军是不受待见的“三等人”,而海军陆战队则是最末端的“四等人”。由于美国陆军在光荣战史上不如海军与海军陆战队,在军费分配上低于海军和空军,并且近些年丑闻频繁出现,所以美国陆军经常成为美军中的笑柄。况且,数量不多的陆军经费更多地用于装备采购方面,人员基础训练上花费的精力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大家经常能看见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战场上,“全套单兵装备几十万美元的美国陆军士兵被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的新闻。《国家利益》杂志认为,美国陆军必须拥有“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专业”的步兵,才能在对东方大国与俄罗斯的战争中保持胜利。
当然,对此最为嗤之以鼻的就是中国网友了。实际上,中国军队一路从战火的硝烟中走来,中国陆军的步兵战术在历次战争中不断积累经验。美军在上甘岭战役后对志愿军的步兵战术评价为“全世界最成熟的步兵战术”,中国陆军绝非浪得虚名。中国基层作战单位著名的“三三制”,更是连美军也在效仿。
三三制起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战术,即三名战斗员为一组、三组成员组成一个班、三个班构成一个战斗群、三个战斗群组成一个梯队,分为进攻、掩护、支援。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将三三制战术发挥得炉火纯青。到了战争后期,广泛装备了自动武器的志愿军仅需要一个27人的排级单位,就可以覆盖接近一公里的战线且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借助于快速的战术穿插,一个排至少可构成3道纵深战线,在保证歼敌的情况下大大减小了敌军火炮攻击造成的伤亡。志愿军一个满编步兵连的散兵线展开效果,与美军一个营的规模差不多。1952年末,志愿军开始大量接受苏联的152mm榴弹炮,战术呆板、兵力分布更加密集的美军面对志愿军的重重炮火使得伤亡人数剧增。不得已,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便开始研究志愿军步兵战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后,我们的陆军在历次边境自卫作战中不断发挥三三制战术,弥补了装备上的劣势,使得敌人闻风丧胆。随着军队机械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适应各种作战环境的新版三三制也进入陆军步兵的训练大纲中。虽然我们一个装甲步兵班的武器与弹药携带量不如美军的同等编制,但是更加先进的战术配合同样使得美军不敢小觑。这也就是美国媒体呼吁加强美国步兵建设的直接原因。
不仅是美国媒体,连美国陆军自己都开始觉得应该加强步兵方面的建设了。去年上任的美国陆军训练中心主任马尔科姆·弗罗斯特公开抱怨:“再不进行改革的话,美国陆军真的要完蛋了”。因此,美国陆军相应地加强了步兵的体能训练,而新型战术配合的训练大纲尚在编写中,或许不久就会面世。
从《国家利益》一贯的表现来看,这篇文章之所以贬损美国步兵,一是看不起他国的海空军力量,认为其无法同美国相比;第二就是为陆军争取新一财年的军费预算做准备了。美国对某东方国家在海空军方面的狂妄以及陆军上面的“自卑”,正是美国政客传统“冷战思维”的体现。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增加预算、加强投入的美国陆军继续保持对其他大国的优势。而加强了步兵战术建设的美国陆军,面对世界第一陆军的底气与野心也就更足了。但是,他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又怎能会停滞不前呢?长期陷入“反恐战争”泥潭的美国陆军由于忽视传统野战训练,想重新拾起基本功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美国想在步兵战术上与东方大国一决高下,用网友的话说:此路不通!还是回家洗洗睡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