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的动力之争:核动力不一定更好 常规动力可能更合适
文|123军情观察室
1964年企业号航母进行了史上第一次的环球海上航行,历时64天,全程没有任何加油和再补给,显示了核动力航母的超强续航能力。
然而作为航母而言,海上航行续航能力只能表示其作战能力的一个方面。平时的时候,我们经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核动力航母可以无限续航,而常规动力航母,似乎比不上核动力航母那么高大上。而且从美国服役的航母情况来看,目前美军已经全部使用的核动力航母,这是不是意味着核反应堆是航母的最佳动力呢?
其实,不应该简单的从续航能力上来把核动力航母与常规动力航母进行比较。核动力航母需要定期更换核燃料,每次时间长达数年。企业级航母在其半个世纪的服役生涯中,进行了4次燃料更换,总耗时高达10年左右。因此,如果核反应堆不够先进,核动力航母的出动率不如常规动力航母。
此外,核反应堆由于需要屏蔽辐射,其体积功率比要低于舰用锅炉,这样航母的体积就不得不增大,反过来又需要更大功率的动力,陷入"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恶性循环。
所以对于航母而言,如果核反应堆不够先进,还不如采用常规动力。航母的设计工作需要成体系的提前完成,有的工作乃至于超前谋划了数10年,所以并不是想随时改正就能改的,很多时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在满足基本设计需求的基础上,兼顾航母的作战能力、排水量和航速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变成了很多国家倾力研究的方面。而大家研究的基本条件也就是建立在美军现有的航母的相关公开数据上。如果仅仅靠这些来进行研究的话,又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真正的从常规动力航母到核动力航母,仍然有很多的路要走。(利刃/那年那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