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中国天链二号首星发射成功 数据卫星进入第二代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卫星事业部主导研制的"天链二号"01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天链二号"是中国第2代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第一颗星,其顺利升空表明中国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当天,"天链二号"01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升空,本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火箭执行的第301次飞行,也是2019年执行的第3次飞行。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在中国大西南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就在去年,中国自主研制的定位卫星"北斗三号"组网卫星、"亚太"6C通信卫星和"嫦娥四号"中继星及其着陆巡视器就是在该地发射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俨然成为了中国人实现太空梦的风水宝地。

"天链二号"01星在发射过程中,为了能让该星可以顺利进入预定的轨道,在遥远的南太平洋海面上,我国的"远望"-3号测量船正在对该星进行持续测控。"远望"-3号是本次发射任务唯一的海上测控节点,向西安中心准确及时地传输实时的测控数据,保障"天链二号"01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这次任务也是"远望"-3号在2019年执行的第一次观测任务。顺利完成了此次任务后,"远望"-3号目前已经前往下一个海域再一次对其他卫星进行海上测控。
"天链二号"01星作为中继卫星,被称为"卫星的卫星",即能为中低轨道的航天器和航天器之间、航天器和地面中心间提供数据中继、轨适测控以及连续跟踪等一系列服务,为各个航天要素之间搭起链条,因此则被称为"天链"。

我国曾经发生的"天链一号"系统已经建成,这反映出中国成为全球第2个拥有对中低规轨道航天器全球覆盖能力国家,同时该系统也让中国在中继星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局面。而"天链二号"01星的发射,则代表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从有到强的局面。
"天链二号"01星的性能得到充分优化,其载重量更大,寿命也更长。尤其是该星装备了多副全新天线,使其数据传输速率比第1代"天链"卫星高出一倍。该星还拥有着较强的任务自主能力,即能自主接收多目标任务。

谈到"天链二号"01星的研制历程其实并不容易。该项目总指挥指出,为了能让该星的数据传输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并让该星所服务目标的数量能翻倍,"天链二号"01星为此进行了3年多时间的攻坚克难。
研究团推试图在国外同行业里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然而他们发现国外在对这些技术进行攻关时,皆因难度太高而选择放弃,转而采用其他方案作为代替。这样就导致研究团队并无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只有靠自己探索。

显然,"天链二号"01星技术难度已经导致研制周期更长,进而让研究团队内的一些成员选择离开并找寻别的项目。然而"天链二号"01星的核心人员本着绝不气馁的精神,历经3年的披荆斩棘,终于对上百项试验完成了验证,逐渐将所有面对的难题尽数攻克。
"天链二号"01星多种问题和技术难关被解决的过程中,更是给我国催生出了一系列相关领域的研制成果,为日后其他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利刃/Dark)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