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俄罗斯人真聪明:不买最新型潜艇 继续造30多年前的老家伙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利刃/智博

前不久,俄罗斯在圣彼得堡下水了一艘全新的636.3型柴电常规动力潜艇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用于补充多年没有潜艇新援的俄太平洋舰队。

据报道,早在2016年俄军方就订购了这6艘636.3型,并计划在2020年之前全部建造完成交付给太平洋舰队。建造不到3年就下水第一艘,速度也算是不错。不少人可能觉得俄军补充6艘基洛级家族的636.3型,似乎没什么稀奇的,其实不然。

目前,基洛级是整个俄军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的当家主力。但整个俄罗斯也仅有22艘基洛级,包括16艘877型和6艘636型。最新的6艘636型全部在黑海舰队,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多年没更新,所以这次新造可以说是对俄太平洋海军实力的重要补充。

众所周知,俄罗斯有五大舰队,但是潜艇力量上并不是持平的。俄海军只有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有弹道导弹核潜艇,里海舰队根本没有任何潜艇,而波罗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也只有少量的常规动力潜艇用于近海防御。其中太平洋舰队的潜艇不仅全面,涵盖所有种类,而且编制齐全。

俄太平洋舰队的潜艇集中部署在勘察加半岛,属太平洋舰队东北部分支,旗下共有第182潜艇旅队和第16潜艇中队两支潜艇部队。其中大部分常规动力潜艇都是各改进型号的基洛级,此外就是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德尔塔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和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

其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常年在海上部署,随时准备进行二次核打击,是俄罗斯的核反击力量。而攻击型核潜艇装备巡航导弹,可以发动对地面军事目标的远程打击,常规动力潜艇主要任务则是进行近海反舰作战。

636.3型从整体技术上仍属于基洛级,但比起前者,更新的内容很多。636.3型换装了红宝石设计局新研制的克里斯托-27E型燃料电池组,新改进的利蒂作战系统,更新型号的前置定子式泵推,以及和拉达级同水平的双层多孔消音瓦。早期的基洛级虽然能携代18枚鱼雷和24枚水雷(其中6发鱼雷随时在6具533mm鱼雷发射管中待命,12枚作为备弹),但并不能齐射。改进之后的636.3型可以完成6发齐射,同时攻击5个目标。同时武器系统中还新增了91RE1型反潜导弹,作战能力得到了整体强化。

不过如前所述,这次补充并不会引起舰队在战略层次上的变动。同时,基洛级主要用于近海防御,曾经是世界上最好的安静型潜艇,甚至被美军称为"大洋黑洞"。它非常适合在狭窄的水域潜伏,基于这点曾经也被我国引进,用于强化东南某海域的反舰作战。因此对俄太平洋舰队来说,补充基洛级有两个目的。首先是强化在北方四岛的反舰防御体系。另一方面就是巩固白令海峡的控制力,维护未来即将打通的北方航道东部出口的安全。

不过问题在于,在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的货架上,不仅只有基洛级,还有更先进的拉达级。而拉达级属于第四代常规动力潜艇,据称综合性能上能够比肩瑞典A26型、法国鲉鱼级和日本苍龙级,纸面上的数据完全在第三代潜艇基洛级之上。那为什么俄海军不选择订购更新的型号,却仍然对基洛级恋恋不舍?

实际上,拉达级虽然性能先进,但是因为堆砌了太多的新技术,制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已经多到数不清了。2018年之前,俄罗斯仅有1艘拉达级服役,在2018年9月20,俄罗斯终于下水了第二艘拉达级喀琅施塔得号。而这艘潜艇是从2005年开始建造的,整整13年之后才建造完成。

拉达级力求先进的性能,实际上俄罗斯放弃了很多过去传统的优势技术,包括俄军最熟悉的双壳体设计都没能在拉达级上体现。因为采用了相对陌生的设计,而很多设备为了满足性能要求,要么是未形成战斗力的,要么就是重新设计制造的,安全可靠性都很差。

而基洛级虽然相对落后,但技术的成熟度很高,从1982年首艘基洛级下水到今天,俄军修修补补已经用了37年,不管是士兵还是整套后勤设备都已经被掌握的非常娴熟了。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新产品相当的不靠谱,俄军才有点无奈的选择了基洛级。但在常规动力潜艇领域,无论怎么升级,基洛级如今都不算非常先进了。

仅就动力而言,各个国家都在发力持续的研究AIP动力,这项技术为潜艇安静性带来的改变,根本不是先进消音瓦能代替的。而反观俄军的常规潜艇,其锂离子电池技术并不过关,而装备铅酸电池的基洛级在过去也是事故频发。说到底,新技术综合出来的拉达级成熟度并不能达到俄军的期望,而海军需要新装备,这就是俄军采购基洛级的根本原因,也是俄海军目前无奈的现状。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