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外形威猛科幻 歼20的备份战机项目:双发歼10真的存在?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武器正能量

(利刃/那年那景)

曾经网上对中国的4代战机有过很多的猜测,各式各样的战机想象图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其中有一张网友制作的中国歼20的想象图,外形威猛科幻,如若不是如今歼20已经公开,不知道还有多少吃瓜群众沉迷在这张图中。

据说,在我国的611所有可能真的存在一个双发歼10的项目,这个所谓的双发歼10项目又被叫做大10,是作为歼20的备份项目同步展开的。也就是说,一边生产和研发歼20,一边生产这个大10,万一歼20研发失败,则以大10作为取代。

其实这也不能称作备份项目。在国际上,关于飞机的研发和生产,基本上都是按照这样一个步骤来的。比如俄罗斯的苏霍伊系列和米高扬系列,他们分属不同的飞机制造公司,并且都能紧盯未来空中作战力量使用的前景设计各自的战机。两家公司也曾经齐头并进,为俄罗斯空军建设贡献了各自的力量。米高扬的战机早先的时候都是单发的,只是到后来米格25之后才开始装备双发。

相反刚开始的时候苏霍伊生产的双发战机并不被看好,所以很少有出口国外的。只不过后来苏霍伊由于生产了苏27"侧卫"战斗机,加上当时在巴黎航展上做出的"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一跃成名,才有了后来苏系列的顺风顺水。但就算这样,肯定不能说米高扬设计的飞机就是苏霍伊系列的备份。这是同一个道理。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时间的关系。航空工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几年的时间,有可能就是一代飞机的差距。所以像美俄这样的大国,他们的飞机研发都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概念一代。而且是分几条线同时展开,这样才能争分夺秒。绝对不会允许出现,一代飞机研究很长时间最后失败了,导致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全部白费这种事情。

比如说美国的F22,在1981年的时候提出来研发计划,85年的时候发布招标,当时也是两家公司同时竞标,分别是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格鲁曼两家公司分别派出YF-22和YF-23参加测试,而最后选定了洛克希德的YF-22。此后一直到1997年,F-22才进行了首飞。而F35,则早在1993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就已经启动了联合先进攻击技术验证机研究项目。而此时的F-22仍然处在不断修改和试验的过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所谓的大10项目,其实并不一定就是歼20的备份,有可能他是作为某一种机型的竞争对手,而或者在竞争中没有被选中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我国航空工业真的能够生产出外形真如所传的那么威猛科幻的战机,相信国内的科幻迷们,一定会被迷得五迷三倒,那时候可能会圈粉更多哦!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