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的勇气?印度要引导高速飞行导弹撞击卫星 玩太空碰瓷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印度总理莫迪于3月27日宣布印度成功进行了首次陆基反卫星武器测试,成为美俄中之后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在即将过去的三月里,印度已经第三次成为广大网友讨论的热点了,这种待遇在网络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印度进行的陆基反卫星武器测试代号为"沙克提"任务,其目标是使用反卫星导弹击落一颗近地轨道上的报废卫星。地面发射的反卫星导弹经过三分钟的飞行成功击毁了300km高度上的预定目标。以至于莫迪老仙在电视讲话中骄傲的宣布:"印度从此跻身太空强国之列"。相比这次试验本身,莫迪老仙的表演反而更加有趣。

根据印度方面的报道,莫迪早早就在社交网络上预告说,27日11:45-12:00向全体国民发布重大消息。而善于揣摩人心的莫迪硬是在40分钟后才开始电视讲话,这一过程真可谓吊足了人们胃口,足见此次试验活动另有用意。

从技术层面而言,反卫星导弹由来已久。早在冷战期间美国就开始了研发与试验。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反卫星武器的研制,起初计划利用核战斗部达到摧毁敌方卫星的目的,但经过论证发现虽然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半径可以降低技术难度但产生的巨大电磁辐射很可能使己方卫星失效,得不偿失。随后便转向动能战斗部的研制,对反卫星作战而言,精确锁定敌方卫星位置是重中之重。这时长波红外探测器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外长波探测器通过探测宇宙背景下卫星散发的热辐射锁定目标,从而引导高速飞行的动能战斗部撞击卫星,达到作战目的。这一过程就如同一场发生在太空的"碰瓷"事件。

但是这种战略层面的武器测试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对莫迪来说赶在三月的尾声宣布这一消息其实是为即将到来的大选造势。本月10日,印度选举委员会就宣布2019年印度大选将从4月11日开始,分七个阶段进行,5月23日宣布选举结果。由此可见,莫迪真是为了大选拼了。
毕竟在过去几个月里,印度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太"突出"了。2月14日,印度中央储备警察部队在克什米尔地区遭受恐怖袭击。在此次事件中有42名警员死亡,数十人受伤。2月26日,印度空军对巴基斯坦境内所谓的"恐怖分子营地"发起打击。印度政府声称炸死了300多名武装分子。但随后巴基斯坦网友拿出轰炸地点的照片反击说,其实只是用一吨多激光制导炸弹杀死了几棵大树,是不折不扣的赔本买卖。2月27日,印巴双方爆发空战。在此次空战中,巴方的枭龙战机击落印度米格21一架,还将其飞行员俘获。可以说在年初的一系列军事挑衅中,印度始终处于不利地位。这对几年前利用民粹主义上台的总理莫迪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印度这次反卫星武器测试是莫迪安排的政治活动。在27日的电视讲话中莫迪将印度同美俄中相提并论,列入太空强国,正是看准了国民对国际地位的追求。其目的是挽救前几个月层出不穷的军事失利,重新鼓舞印度群众对当局政府的信心,从而为即将开始的大选赢得有利条件。
当莫迪走到电视机前宣布印度成为与美俄中并列的太空强国时,这次反卫星武器试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将民众的激情重新点燃;将民众的信心重新鼓舞;将民众的选票重新夺回。这才是印度当局进行此次反卫星导弹试验获得的最大成果。(路)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