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欧洲到底可以研发第六代战斗机吗?备受怀疑但有一个好消息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怪蜀黍老囧曾

根据英国《卫报》2月8日的报道,法德在2月份已经启动了下一代战斗机的预先研究工作,这项包括下一代战斗机、无人机和先进武器与传感器的预先研究工作将进行两年,最终将决定下一代战斗机的具体指标。

欧洲六代机想象图

法德提出来的其实更大可能是升级版的四代机(五代机),严格地说六代机(按理说应该是第五代,但是现在媒体报道划代实在是太随意了)什么样可能还非常模糊。第六代战斗机会以四代机(五代机)战斗机技术为基础,但是具体如何还有待检验。对于欧洲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的自研四代机(五代机)技术,而只掌握少量子系统。因此,直接跨代发展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从三代半的EF2000发展经验来看,欧洲比美国晚一代是正常周期,而且这一周期可能会随着技术难度的提高而延长。

EF2000战斗机

EF2000事实上从1979年就开始研究,1983年正式启动,1986年开始集合罗尔斯·罗伊斯、MTU航空发动机、菲亚特·埃维昂、ITP等航空巨头组建了欧洲喷气涡轮公司(EuroJet Turbo GmbH)负责EJ200的研发。1992年,EFA项目被改名为EF2000项目,直到1994年,EF2000的原型机方才首飞,服役要拖到2003年8月。由于多国技术需求大不相同,加上冷战突然结束带来的冲击,EF2000从预先研究到正式服役花费了24年的时间。

EF2000的前身之一,EAP技术演示机

法国和德国在航电系统上有自己的优势,也有不少五代机子系统研发能力非常强,但是两国先进航空发动机不如英国,也没有真正的五代机成品出现,因此法德联合研制困难其实并不小。虽然有些缺陷是可以容忍(比如M88发动机推力不足阵风就忍了),不过一些缺陷肯定会影响项目进展。如果加上航空工业较强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许能够有更多资源可以被动员,但是更多国家的不同需求会导致政治协调成倍增加,意大利自己拥有F-35,因此更多国家导致大量的协调导致进度可能会更慢,不确定性会更多。当年EFA项目时法国人就扭头离开自己研究阵风战斗机了。

达索阵风战斗机

当然,如果欧洲要下定决心防务自主,那么晚个十年接受一款5代+的战斗机也并非不可接受,而以此为基础继续打造所谓六代战斗机也是可行的。关键在于欧洲能不能下定这样的决心,这就会涉及美欧关系。美国如果表现出对欧洲的漠不关心,或者试图放弃防务责任,那么欧洲就会有推动这类防务自主项目的更多动力,凭借欧洲主要国家的技术积累,研制五代+战斗机是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可以预计的。对于下一代欧洲战斗机来说,唯一明确的好消息可能是,美国真的在不断刺激欧洲防务独立。

此图成真的速度基本取决于美欧关系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