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步枪的最大争议:瞄准基线过高 要伸着脖子才能射击

军迷圈官微
文|123军情观察室
中国在轻武器方面的扩展能力一直为不少军迷做诟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95式自动步枪在安装了光学瞄准器后基线高的可怕,常常要伸着脖子才能瞄准射击。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中国在瞄准器这一方面落后于西方主流。

然而实际上,中国的95式步枪在使用常规白光瞄具的情况下瞄准基线远没有那么高。士兵那种需要伸长脖子才能看的瞄准镜是因为在瞄准镜下方整合了激光对抗系统,比一般的白光瞄具高了6-8cm,因此显得非常长。而中国95式步枪常规使用的瞄准座位于提把凹槽内,使用燕尾槽式固定。

燕尾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可拆卸式瞄准镜安装导轨,在华约国家应用较为广泛。早在二战时期,德国生产的STG44就采用了燕尾槽固定模式,位于右侧的燕尾槽可以安装一具ZF-4型光学瞄准具。在后期的部分型号中还可以安装ZG-1229红外夜视装置。
使用燕尾槽作为瞄准具固定导轨的最有名的当属苏联生产的SVD德拉贡诺夫狙击步枪,中国也进行了仿制,代号为79/85式狙击步枪。这种狙击步枪的燕尾槽位于机匣左侧,可以安装代号为PSO-1型的瞄准镜。这种瞄准镜的划分也就是非常标准的华约狙击镜瞄准划分,与西方有很大区别。

中国的81式自动步枪是中国步枪光学瞄具的创新一作,但是研发方向的错误,导致81式步枪的光学瞄具非常不可靠,最终导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瞄具并非是常规的导轨配合式,而是采用固定点装夹式,瞄准镜校准和固定的精确度都非常低。在81式之后就没有枪再采用这种配合模式了,有能力的搞西方的皮卡丁尼导轨,没能力就燕尾槽了。(利刃/AL)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