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六代机估价出炉:成本高达3亿美元 能买3架五代机

军迷圈官微
文|123军情观察室
随着F-22和F-35的整体服役,美军构建了五代机的高低搭配,但是这对组合并非不存在问题。
首先,美国错误的判断了国际形势,F-22的生产线关闭的太早,数量太少,没有达到足够的规模。而且因为开发较早,航电落后,信息集成能力略显的不足。

其次,F-35问题多发。前段时间美军出现了F-35坠毁导致停飞的事故,近期到手到澳大利亚的F-35又出现了涂层维护麻烦的问题。说到底,都是因为F-35本身是多国、多军种妥协下的产物,其设计标准为了兼顾有很大程度的妥协。

与此同时,世界大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五代机计划:俄罗斯的苏-57正在走向量产,中国的歼-20已经初具规模,韩国也推出了自己的五代机方案,日本也在着手验证五代机,这都对美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因此美军计划推出六代机。最近美媒披露,未来2030年加入美国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的造价可能达到3亿美元。

YF-23
目前美国各大公司已纷纷提交六代机方案。洛马公司递交的六代机模型机头部分和F-22很相似,尾部和YF-23飞机的V型尾翼也很相似。V型尾翼相对于目前的平尾+垂尾组合尾翼有很大的优势,即把原先分离的横向和纵向操控统一起来了,这要比传统的组合先进得多,当年洛马公司的这一设计本来很具有革命性,但竞选失败的原因全在于飞行员接受不了新的操纵方式,在当年遍布4代机的时代,YF-23的这一设计显得太过超前了。如今再次提出,显然是认为在五代机已经成熟的条件下,这个方案已经可以被接受。

洛马公司六代机
而波音的F/A-XX的布局更加的激进,采用的是无尾翼布局,是一款美国海军型的战斗机,如果说V型尾翼算是五代半的化,那么无尾翼布局绝对是六代机的标准配置。

F/A-XX
无尾翼布局可增大升阻比和最大升力系数,前者可使飞机的极速更高,持续机动能力更强,做机动动作时的速度损失更少,后者则使飞机的过载更小,可以做出高G机动动作,近距离空战时机头转向更迅速。而显然,为了配合这种布局,就必须需要更强大的矢量推力发动机。目前装备在F-22上的是二元矢量推力发动机。未来如果F/A-XX服役,就需要全向的矢量发动机。
而另外一家的诺格公司在美国六代机的研制上其实很有发言权,不仅仅是因为该公司制造了X-47B这一具备部分六代机特性的战机,而且其无人技术显然是首屈一指的。而六代机虽然不可能独立完成无人空战,但是用无人技术取代部分飞行员的操作显然是一大趋势。此外,B-21隐身轰炸机也是该公司的杰作,对于其布局诺格公司很有心得。该飞机被美国军方评价为有人版本的X-47B,采用飞翼+大后略翼布局,同样取消了尾翼,和波音在尾翼布局上达成了一致。而从最近美国空军研究室公布的照片来看,显然其也更偏向于无尾升力体。

诺格公司六代机想象
然而,通过已经公布的外部形态,仅仅能判断出六代机的部分气动特性。实际上,F-22在机翼的设计上已经几乎挖空了战斗机的所有设计潜力,想要在前机翼的部分上做出全新的气动设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留给设计师的空间,目前就集中在翼身融合和尾翼上。
同时,隐身技术在F-22几乎也达到了极致,通过外形设计F-22已经达到了REC=0.01这样的惊人数据,而要继续提高隐身性能,就需要增加新的技术:等离子体隐身,新的吸波材料等等。美国的研究表明,未来六代机可能达到REC=0.001,这意味着绝大部分雷达都会失效。

而要实现超信息能力,就需要全新的、信息融合能力更强大的传感器和计算机。一方面是要继续的提高现有的雷达,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加大宽频宽带,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
此外,当然要实现超机动除了依赖外形设计,更重要的就是要依靠发动机。美国目前正在发展推力更为强大的发动机,而且重量更轻,耗油量更小。美军曾经估算过,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假设为现有的飞机装上这款新的发动机,其航程将提高25%以上,而速度也能提高20%。该发动机除了能安装矢量喷口而不会大幅度的降低推力,还能实现自适应变循环,根据亚音速巡航和超音速巡航,自由的切换双涵涡扇模式和单涵涡喷模式,在涡扇、涡喷、冲压三种模式转换。

因此,六代机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整体航空工业实力的考验。当然了,性能综合或者有整体优势的六代机可能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造的出来的,比如俄罗斯和日本目前都在设想仅有一个强项的六代机,实际上这样的六代机在其他属性上只要达到五代机和六代机之间的水平,而在某个领域如速度、信息等达到超顶尖水平,也未必不是一款好的六代机。
因此,六代机到底长什么样,虽然有一些基础的评价标准和共性,但具体突出哪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还是各有各的算盘的。(利刃/WZB)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