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裁军条约接连沦为废纸,新冷战将在太空拉开帷幕?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利刃TO

尽管美俄双方仍在围绕着《中导条约》来回扯皮,都摆出一副愿意维持条约继续运转的态度,但在台面之下,这两个超级核大国都已经做好了进入"后中导条约时代"的万全准备:近日,俄罗斯总理就对《中导条约》公开发表评论称,"俄罗斯将在新型武器的科研试验开发工作上投入必要资源,作为对美国可能退出中导条约的对等回应"。

图为由米格-31战斗机携带的Kh-47M2"匕首"空射弹道导弹。该弹实质上绕过了中导条约的限制。

从围绕着《中导条约》本身的谈判来说,美国已经明确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让部署在东欧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成为谈判筹码。而尽管这些MK.41的本意是填装防空导弹,但要令其发射巡航导弹,乃至小型化的弹道导弹,在硬软件层面上都没有任何障碍。

而另一边,俄罗斯空天军乃至海军也在同样尝试着一边绕过中导条约,一边获得中导条约限制住的优势:中导条约限制的是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对空射导弹和海基导弹并未做出限制,因此"匕首"空射弹道导弹、"暴徒"小型导弹舰等"擦边球"产品在近几年先后出现,它们的射程都足以打击西欧。

图为正在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的暴徒-M小型导弹舰。

当然,在美国指责俄罗斯9M729"伊斯坎达尔-K"型陆基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的同时,美国并没有将"匕首"和"暴徒-M"等武器和平台列入"违规"范围,这意味着即便俄罗斯退让并销毁陆基巡航导弹,中导条约被事实上绕过和废除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俄美依旧会在欧洲大陆上部署各种射程达到中程导弹标准,但又不能被称为是中程导弹的新式武器,新的军备竞赛无疑已经拉开帷幕。

图为俄罗斯A-235导弹防御系统的载运拖车。

事情推算到这一步,俄罗斯为什么会强调"为新式武器的研发提供资源"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俄美来说,高超音速武器、空射导弹等新概念武器能够绕过现有核裁军条约(多签订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以对抗为主旋律的俄美关系无法缓解的今天,又有哪一方敢拿自己失去战略威慑均势这件事当玩笑,断言对手就不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图为俄罗斯执行对美"开放天空"互相核查任务的图-214侦察机,"开放天空"目前已面临停滞。

说得更确切些,随着人类在控制、通信和自动化方面技术成熟度已今非昔比,上个世纪80年代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已经不再是所谓拖垮苏联的"战略欺骗",而是确实有可能成立的现实。在这种背景下,依旧为现有裁军条约而束手束脚的一方必定要迟早失去核威慑能力,继而沦为被核讹诈的"阶下囚"。就此而言,如果俄美无法将核裁军条约全面修缮至21世纪水平,则新冷战将不可避免地到来。

图为执行秘密任务后返回的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

至于现有战略武器尚未触及的领域,也就只有大气层之外的外层空间了。同样的,《外层空间条约》也已经早就在美俄的实际行动下名存实亡:除却美国筹备公开组建独立的"太空军"之外,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就各自有计划在大规模战争环境下使用的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和"太空非军事化"等美好的设想早就被残酷的现实摧毁了。至此,一旦中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先后失效,人类也将掀开太空军事化,乃至是太空冷战的序幕。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