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验收大桥的特殊方法受到他国的模仿,结果损失巨大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如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称赞,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制造令人钦佩。中国制造和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了中国人民勤劳和智慧的代名词,这尤其体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交通运输设施,军工设备,大型公共设施等等的建设上,建设速度快,质量好。而且不仅是现在,在我们国家任何时期都是一直是这样。

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了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这也是我国最宏大的大桥之一,并刷新了当时的桥梁世界纪录。长江大桥采用的是两层道路体系:上层是公路,通汽车;公路的下面是铁路,通火车。这种先进的理念在当时的世界也是比较先进的。在当时那个年代,我国的建桥技术还得不到世界的认可,很多国家都嘲笑我国没有技术,没有优秀的桥梁专家。但是这座长江大桥建成以后,我国的建桥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

20世纪60年代时期,我国与苏联的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到了将要发生战争的地步。因为在那时,我们两国的共产主义意识存在差距,导致我们两国的关系变差。苏联甚至派遣军队,部署在我国与苏联的的边界地区,形势非常危急。而此时建造南京长江大桥,其实也是为了战争的需求,以便于南方向北方的作战前线运输物资和弹药,向前线派出坦克,军队的支援。因此,这座大桥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和作用。长江大桥建成以后,我们国家便开始派人验收。为了确定这座大桥能够承担百辆坦克和军队通过,我国采用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验收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可以说是赌上了性命。

实行验收前,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工程师们对大桥的质量充满了信心,而且也是得到了领导层的许可。于是,验收人员便开始对大桥实行了这种极为特殊的验收方式:就是让118辆坦克依次通过长江大桥。在坦克们排队通过的时候,这118辆坦克全部同时行驶在这座大桥上。大家都知道,坦克的重量可比普通的汽车重得多。当时我们国家的坦克重量大概为每辆34吨,这118辆坦克同时通过,绝对是对大桥极为严峻的考验,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大桥非常结实,完全达成了战争时支援的需要。

这一验收方法在实施前受到了很多外国媒体的嘲笑,他们认为,中国的建桥水平那么落后,竟然还敢采用这种不要命的方式验收,简直自以为是。不过这种验收方式在当时还是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模仿。我们用这种方式检验桥梁的质量,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我们知道一定会通过。可是这个国家在模仿我们的验收方法时,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结果却事与愿违。
而这个国家是捷克斯洛伐克,他们的鲁斯尔赖大桥建成后,也采用了百辆坦克在大桥行使来检验大桥。这座大桥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桥梁,并且投资了10亿元。可是在验收过程时,坦克还没有全部出动,仅仅是10辆坦克行驶在桥面上,就将大桥压垮,大桥出现了严重的破损,根本无法使用,而这10亿元自然也是打了水漂。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