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俄罗斯一款小飞机急需更新:最年轻的一架也近50岁高龄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即便已经在苏联解体的"分家"风波里折损了大半,俄罗斯所得到的大型运输机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羡煞旁人"。时至今日,俄罗斯依旧保有27架安-124大型运输机,超过250架伊尔-76系列大型运输机、以及超过100架安-12中型运输机。

但在这支规模仅次于美国空军的运输机队背后,则是俄罗斯人羞于启齿的现状:俄罗斯空天军还没有做好直面无情岁月的准备,后续的替代机型大多还是"镜花水月"。

图为滑跑中的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

众所周知,苏联境内的两大运输机生产中心都不位于俄罗斯境内,其中一个位于乌克兰(即安东诺夫设计局和工厂),另一个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后者负责生产伊留申设计局的运输机。

但即便和俄罗斯依旧关系不错,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伊留申运输机制造中心也很快因为管理不善而陷入停滞。在用光苏联时期留下的耗材和配件之后,俄罗斯人就不得不再花费巨资将该厂搬迁至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

图为应用了新发动机的伊尔-76MD90A,后来改称伊尔-476。

如此一番波折之后,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就已经确定的重型运输机升级方案,也就是在伊尔-76基础上换装新发动机和航电的伊尔-476,终于得以重新启动。

但时至2019年初,伊尔-476运输机和衍生的伊尔-478加油机拢共也只有6架飞上蓝天,而在俄罗斯空天军拥有的伊尔-76当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低出勤的"准停飞"状态,伊尔-476的到来已经有些"接不上班"的味道。

而更不堪入目的是,"来迟了"的伊尔-476好歹解决有无问题,俄罗斯空天军其它档次的运输机现况更为糟糕,后续机型也更遥遥无期。

图为俄罗斯空天军的安-12运输机,该机现况已经十分不乐观。

用俄罗斯空天军现役的中型运输机安-12来举例,该机在1973年就已经停产。这意味着迄今为止,最为"年轻"的安-12也有近50岁高龄。

而与美国空军悉心保养的B-52不同,俄罗斯空天军的安-12在苏联解体前后数年间普遍缺乏保养维护,机况普遍不是很好。

而在俄乌关系恶化,苏联为替换安-12准备的安-70也随之告吹之后,俄罗斯也另起炉灶搞了伊尔-276计划,设计工作也都基本完成,但根据俄方总师的说法,伊尔-276即便在2019年初就能签合同搞到钱,起码也要到2023年才能首飞。

图为能容纳两辆步兵战车的伊尔-276运输机,依旧停留在纸上方案阶段。

但正如"一块钱难倒英雄汉",俄罗斯国防部要不要为伊尔-276运输机项目掏钱,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石油价格的进一步走低,俄罗斯这个"加油站"的收入也自然缩水。在这紧要关头,已经制造出来的伊尔-476重型运输机和伊尔-112V轻型运输机能不能继续得到拨款都是问题,投入资金研发新机那更是想都别想。

图为苏联时期就有的,体量媲美安-124的伊尔-106超级运输机。

当然,伊尔系运输机这几年的外销乏力,也成了俄罗斯运输机换代难的关键因素:若能有印度资金和采购单的扶助,伊尔-476乃至伊尔-276项目都能"借鸡生蛋",但印度就愣是在这个关口学聪明,采购了美国的C-17和C-130运输机。

而种种因素叠加,终使得俄罗斯的庞大运输机队伍在土崩瓦解之际,难以找到"接班人"。换句话说,坚实的经济状况永远是军队最强硬的后盾,这一教训实在值得国人好好品味一番。(利刃/TO)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