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撞击军舰其实与撞击飞机一样,既需勇气又考技术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装备分析

12月8日,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在“中美博弈与世界变局”2019环球时报年会上表示,美国军舰再非法闯入中国领海,建议出动两条军舰,一条拦住它,一条撞沉它!

看到这句话,不禁想起了两起著名的“撞击事件”。

一起是海军。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巡洋舰“约克城”号借口“维护无害通过权”进入苏联军港塞瓦斯托波尔以南7海里的水域。

“约克城”号的出现,立即遭到两艘苏联海军护卫舰的驱赶。

但美舰就是赖着不走。无奈之下,苏联军舰对“约克城”号巡洋舰进行了撞击。“约克城”号艉部和艉部的“捕鲸叉”导弹发射架受到损伤,苏联“米尔卡”号护卫舰舰艏水线以上则被撞出一个大窟窿。

“黑海撞击事件”

由于没有人员伤亡,双方都有轻度受损,再加上美海军理亏,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苏联军舰的大胆做法,不仅宣示了苏联驱逐美海军的决心,而且还以独特的方式对美国海军提出了警告。

既不把事件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又给对方以颜色,这一波操作无疑是一个“神操作”,被称为“黑海撞击事件”。

而在此之前,苏联空军其实已实施过类似的行为。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扬·塞尔维森机组驾驶P-3B型反潜巡逻机执行侦察任务时,与一架过去从未见过的苏联新式战机遭遇。

这架苏军战机先后3次逼近P-3B。在第三次靠近时,调整好位置和方向后,猛然加力,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P-3B的飞行高度一分钟内掉了3000多米,在坠海前的最后一刻才侥幸改平,而苏联战机因为垂尾损坏很快返航。

这就是著名的“巴伦支海上空手术刀”事件。而那架新式飞机就是苏-27。

“空中手术刀”。

一般而言,在真正的现代战场上,无论是军舰还是飞机的相撞,都是极小概率事件。

因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除了像日本的“神风特攻队”一样以不要拿的自杀式撞击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消灭对方保存自己。

无论是军舰还是飞机都会先使用武器。而现代的军舰和飞机上都装备有大量的先进武器,双方都打到弹飞粮绝地步,直接硬上的可能性极低。

更多的时候,这种撞击发生在一个对峙的背景下,双方保持极大的克制,实施的有限的“教训”行为。

而实施这样的行为,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考验的除了勇气之外,还有精湛的技术。不管是撞船还是撞机,如果不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可能就会擦枪走火,得不偿失。

因此,这种对峙环境下的撞击,既是对武器装备技术性能的考验,更是对指挥员和装备操作人员的极大考验。

美海军“菲茨杰拉德”号被集装箱船撞坏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