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吊重船打捞挪威军舰,进水的军舰捞上来还能用吗?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情解析

挪威海军南森级护卫舰

距离挪威最先进的护卫舰南森级“海尔格.英斯塔”号撞船沉没已经快过去了一个月,经历了最初的数天抢救,依然未能避免其因重心过高,最终倾覆的命运。座沉在海岸附近的“海尔格.英斯塔”号整体已经全部浸入水面,仅少部分安装相控阵雷达的桅杆最高点有少部分露出水面。中国承建的半潜船以及两艘起重船已经赶往事发海域进行打捞作业。

冲滩后的“海尔格.英斯塔”号

很多军迷都对该舰未来的命运感兴趣,纷纷猜测其是否会经过维修重新加入挪威海军。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挪威政府为了避免被民间攻击而不计一切代价维修,否则的话该舰的最终命运就是拆解。因为如果按照现在的币值计算的话,该艘护卫舰完全修复所需要的资金预计可以购置两艘相同型号的舰船,甚至可能还会超出(当初的南森级平均造价仅为5亿美金)。

已经倾覆的“海尔格.英斯塔”号

首先看船体,英斯塔号被撞击的部位在右舷后方靠近直升机库的位置,被商船撕裂出一个巨大的伤口,当然这对于军舰来说只是皮外伤。最主要的是当时为了避免战舰沉没舰长下达了冲滩命令,而英斯塔号冲滩的地方海底全部都是坚硬的石头,英斯塔号在沉没的时候姿态又发生了变化。如果船体一旦大面积变形甚至是结构受损,那就没有修复的必要了,毕竟船体是整个船只几大系统中最便宜的。

该舰最终沉没,仅露出顶端桅杆部分

退一万步来说舰体还能用,打捞并送回船厂。其光定损就要花费数个月的时间,这期间产生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船上除了舰体外,最便宜的就是动力系统。英斯塔号的动力系统,主要动力为一台美国通用动力的LM-2500型燃气轮机,毫无疑问肯定是报废。除此之外还有两台巡航用的12缸活塞柴油发动机,以海军对舰载设备可靠性的要求,肯定是报废。如果更换动力系统的话还要对舰体动大手术,要切开舰体才能移除,这个又是一笔高昂的数字。

美军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被撞,预计维修费用10亿美金

船上最贵的就是宙斯盾雷达系统和配套的作战指挥中心了,有资料指出这套系统当初采购价格约为3亿美金,占了全舰成本的60%。而现在已经基本被海水侵蚀,并且浸泡时间长达近一个月,毫无疑问肯定是报废。

除此之外,武器系统包括舰炮,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包含导弹)全部报废,只能重新换新的。也就是说其仅仅只有一个船壳能用,还得经过数个月的整修,舰载各类系统的拆装、更换成本也要比在船厂按部就班的铺装成本要大的很多。所以估计其最终命运还是拆解。

同年被撞的麦凯恩号就撞了一个洞,维修费用达到了2.23亿美金

南森级是挪威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而英斯塔号2009年才正式加入挪威海军。而且作为军舰,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抗损性能。南森级护卫舰有十余个水密舱,可以保证在三舱进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漂浮,全舰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分散布置,确保在被攻击时能够有应急电力抢险以及作战。但就是这么一艘先进的护卫舰,却在和平时期被商船撞沉,其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作者:工程师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