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 中国第三艘航母正在建造 会采用核动力吗?

军迷圈官微
文|张殿成军情观察
随着“辽宁”号航母作战能力的形成和首艘国产航母海试工作的有序进行,中国航母的研制,建造计划取得了巨大成绩,不仅满足了现阶段中、远海作战的需要,也为未来发展技术更先进、吨位更大的航母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也已经在船台上有序建造,这是官媒首次确认中国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个特大喜讯。那么,这艘航母是否会采用核动力?舰载机又会采用哪种起飞方式呢?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辽宁”航母排水量只有60000多吨。因此,无论从舰艇尺寸或吨位上都远不及“尼米兹”级航母。但对于中国而言,“辽宁”舰不仅解决了航母有无问题,而且还为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竟建造一艘航母这样的庞大且复杂的工程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实现。也就是说,尽管“辽宁”舰在技术水平和作战性能方面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依靠岸基武器的支持,至少可以满足中国海军现阶段近海防御战略的需求。

在“辽宁”号基础上研发设计的首艘国产航母在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建造工作,其整体设计与“辽宁”号基本一致,但飞行甲板布局得到了全面优化,舰载机的数量和运作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可以说首艘国产航母的下水和顺利海试,标志着中国已经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航母这种最复杂的海上作战平台的设计、建造、使用、运作乃至作战的全部流程。首艘国产航母长度超过300米,宽度超过70米,其排水量也增加到了70000多吨,其作战能力也较“辽宁”舰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必要时,首艘国产航母还可以于“辽宁”舰组成双航母编队,届时他们可以搭载50-60架歼-15舰载机执行海空作战任务。但鉴于滑跃起飞方式对舰载机作战性能的影响,因此其综合能力仍然会受到不少限制。

根据各方面的信息,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将首次采用与西方航母相同的平甲板设计,采用弹射方式取代滑跃起飞。第二艘国产航母吨位不仅增加到80000吨以上,而且为了满足远距离航行和持续作战能力的需求,这艘航母可能会采用核动力。对于中国第二艘国产航母来说,采用先进的电磁弹射器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从美国使用电磁弹射器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电磁弹射器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像第二艘国产航母这样的核心主战装备,我们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所以第二艘国产航母最可能是采用技术更为成熟的蒸汽弹射器。

其实,对于中国航母发展来说,第二艘国产航母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跨入弹射起飞的时代。相对于滑跃起飞,弹射起飞可以有效地提高舰载机和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弹射起飞方式可以满足现阶段几乎所有类型舰载机的起飞要求。航母作为航空兵力的部署和使用平台,其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和机型决定着航母作战能力的高低。保守估计,新航母最多可搭载各型作战飞机可达到60-70架,其打击能力可想而知。目前歼-15弹射型已经完成首飞,很可能会批量生产。中国周边已经大量出现F-35B和F-35C舰载战斗机的威胁。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不仅需要歼-15,而且还需要发展自己的第四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当前,中国已经完成了两型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既有小批量服役的歼-20,也有展现出很大技术和装备潜力的歼-31,这两型机不仅具备与F-22/F-35对抗的能力,也具备改进设计为高性能舰载机的基础。

综合来说,第二艘国产航母在整体技战术性能上会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尽快形成战斗能力的同时也会将技术风险降到最低。从各方面的信息预测,这艘航母在作战能力有望超过“小鹰”级的水平,虽然与“尼米兹”级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个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小。可以说,第二艘国产航母的出现使中国在航母技术方面进入世界第一行列,将世界上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远远甩在理身后。如果各位网友有时间,就给我们的航母起个好听的名字吧!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