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又打起来了!印度这回吃了大亏,连指挥官都被巴铁击毙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在二战后独立时,由英国人故意留下的一个“坑”。当时按照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被划分为如今的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双方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按照民族和宗教信仰。
然而,当时克什米尔地区大部分民众为穆斯林,应该划给巴基斯坦,但是当时的克什米尔土邦领主是个印度教徒,所以克什米尔就出现了统治阶层企图并入印度,而民众则希望并入巴基斯坦这样一种争执的局面。
最终,争执酿成了战争,一直到今天为止,由于克什米尔的问题,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维持高度紧张的军事对峙,颇有冷战的感觉。

而就在最近,印巴两国边防军由爆发了一系列的冲突,而本轮冲突中,巴基斯坦军队打得相当出色。根据印度时报网站11月11日援引印度国防部发言人消息披露,巴基斯坦军队于10日对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印军发起猛烈攻击,双方展开激烈交火。根据印度媒体的介绍称,有一支印度巡逻队遭到巴基斯坦军队的伏击,多人死伤,甚至部队指挥官也被巴基斯坦狙击手击杀。

不仅仅是和巴基斯坦大打出手,实际上印度这个国家和我们平常“非暴力”的印象相去甚远。虽然印度的建国很大程度是源于“非暴力”运动,但是自从建国至今,印度和其所有邻国都爆发过边境战争,并且吞并了锡金,控制了不丹、尼泊尔,并通过三次印巴战争,肢解了宿敌巴基斯坦,就在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军队还曾经越境进入缅甸,清剿罗兴亚人游击队。可以说,印度这个国家有极大的领土野心,并且就是靠吞并周边小国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就说过,印度绝不能在世界上做二流国家,“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独立之后,印度也把自己看作是“大英帝国理所应当的继承者”,并在整个印度洋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而印度对外扩张的核心主力,就是那支号称“打遍欧亚的劲旅”——印度军队。
虽然印度本身的工业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支庞大的军队,但是通过引进东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生产工厂,印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武器装备的自产化。不过,印度在欺负尼泊尔、不丹这类小国方面虽然游刃有余,但是在对上宿敌巴基斯坦时,情况就没那么乐观了。
毕竟巴基斯坦也是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对于印巴之间的国家实力差距,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巴基斯坦军队一直坚持走精兵路线,再加上巴军还得到过美国的武装和训练,因此巴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实际上高于印度士兵。这一点反应在10日的边境冲突上,就是印度巡逻队被巴基斯坦军队伏击。而且由于狙击步枪相对“金贵”,所以一般的克什米尔游击队不可能装备这种先进武器,因此可以确认,伏击印军的就是巴基斯坦的正规部队。

而遭到伏击吃了大亏的印度军队迅速调集大批部队,加强了两国军事分界线附近的巡逻,并且派出印度空军的“美洲虎”式战斗机,携带炸弹和火箭在在克什米尔边境巡逻,随时准备打击巴基斯坦军队。
平心而论,印度本次在战术上遭到伏击,完全是由于其自身的傲慢所致。
根据媒体报道称, 今年8月份时,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曾经给印度总理莫迪写信,希望两国外长能够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会晤,印度官方虽然当时答应了巴基斯坦方面的请求,但是2天后又以其他借口推翻了自己的承诺,这让巴基斯坦方面有一种被戏弄的愤怒感,伊姆兰·汗随后在媒体上表示,“印度方面的傲慢令人失望”。
随后,印度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尽力挽回和平,相反,却在边境伏击了巴基斯坦的特种部队小分队。这就严重扩大了双方对抗情绪,因此本次巴基斯坦下狠手报复印度,也算是杀一杀印度的傲气。

从长远来看,印巴双方谁都无法用武力彻底击败对方,单独占领克什米尔。特别是在1998年两国先后进行了核试验之后,由于都有核弹头在手,所以双方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更低,最终,只有谈判才能真正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并还印巴两国以和平。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