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不装备机炮,空战全靠导弹,遇到近距格斗如何拼刺刀?

军迷圈官微
文|军情解析

珠海航展中压轴出场的歼-20编队
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最后一天的“压轴出场”可谓是惊艳世人,由四架该型战机组成的编队在航展现场进行超低空飞行,机身的每处细节在各大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炮面前几乎一览无余,让人大饱眼福。

歼-20在航展中开启弹舱
当天的最大亮点则是歼-20战机在飞行时集体开启弹舱,使得内置武器系统完全显露出来,场面相当震撼。而这一实战意味颇浓的飞行动作也将歼-20的标准武器配置情况公之于众,即“四中+两近”的导弹挂载模式,对于现代空战来说属于“基本够用”的水平。

歼-20机体表面极为光滑
该机众多的高清飞行照在网络上曝光后随即引起了广泛称赞,但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一个质疑:“歼-20的航炮哪去了?”,的确,从现有各种角度的图像信息来看,歼-20机体上似乎没有任何有关于航炮系统的蛛丝马迹,仿佛从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该武器的安装计划,那么歼-20在进入缠斗状态之后难道只能依赖于导弹进行作战吗?

各种现代航空机炮
航炮作为现代战机的一大基本武器,其特点是射程较短,但是火力投射量巨大,在近距离格斗时相当于战机的最后一层打击手段,尤其是在导弹等武器耗尽以后几乎成为了“救命稻草”般的存在。但也正是由于导弹等制导武器科技的高度发达,航炮的地位也开始逐步下降,以至于曾于越战时期出现的“机炮无用论”又开始在当下盛行起来。

F-22早期试验中开启航炮舱盖
尽管如今的空对空导弹在整体技术水平方面较于越战时期有着大幅进步,但至少在新世纪伊始前各国军方普遍认为安装航炮对于战斗机来说仍然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保险手段,包括世界上首款投入现役的第五代战机F-22A“猛禽”都安装有一门M61A2型20毫米航炮。但与传统战机不同,第五代战机出于隐身性的考量不能将航炮外置,转而将之安装于机体之内,使用方法类似于内置导弹,也必须先将武器舱盖打开才能完成开火。

五代战机的航炮安装方法比较复杂
除此之外,美军的F-35A战机也配备有航炮,但与F-22A不同,前者采用了GAU-22/A型25毫米航炮,威力更大但弹药量也因此缩减至180发左右。而在安装方式上,两者并无太大差异,都是将航炮隐藏于机身内部的隐身化舱室之内,在制造工艺等方面较于传统战机有着较高要求。

F-35系列战机中也仅有A型配备航炮
因此就产生了这么一番景象,共计A、B、C三种子型号的F-35系列战斗机中,只有A型在设计之初安装了内置航炮,也就是图中黄圈内的凸起部分,相比之下海军陆战队和航母舰载机部队的F-35B/C型依旧处于“无炮可用”的状态。

F-35B通过外挂吊舱获得航炮组件
尽管并没有内置航炮这种配置,F-35B/C型依旧可以通过挂载机炮吊舱来实现这一功能,但这对于战机的隐身特性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在进行高强度空战时得不偿失,因此实战意义不大。

歼-20的电子系统可助力近距离缠斗
事实上,歼-20战机就与F-35的情况十分相似,因为其也配备了与后者水平相当的内置电子系统,诸如EODAS这种先进设备可以让飞行员拥有对战场的无死角感知能力,而EOTS系统则让战机具备了对敌方目标的静默探测能力,因此歼-20往往可以在战斗中取得先机优势并占据有利阵位,由此带来了极高的作战效能。

霹雳-10也是歼-20的一格斗大利器
除此之外,歼-20配备的制导武器系统也同样非常先进,除了射程独步全球的霹雳-15型中远程导弹以外,作为近距离攻击手段的霹雳-10红外格斗弹无论是在射程,飞行速度还是精准度等方面都远优于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因此缠斗中的歼-20几乎能够完全以导弹解决掉对手,而根本用不上航炮。
作者:千羽守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