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居然也造飞机:机翼可以折叠 很有可能要上航母
文|利刃军事
转眼间,曾经远在天边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下称珠海航展)已经近在眼前。令人意外的是,首度参展的中船重工海空智能装备公司"敢为天下先",首创性地对外界发布了信息量极大的参展邀请函:该邀请函不仅指明了中船海空智能的参展展位号,在邀请函上还公布了该公司的最新产品:HK-5000G大型无人机。
图为珠海航展中船海空智能邀请函上的HK-5000G大型无人机。
从第一印象来看,HK-5000G还令笔者颇有点"泯然众人"的观感:"翔龙"也好,"云影"也罢,中国航空系统内还有主攻出口的查打一体无人机"彩虹"和"翼龙",这些无人机大多采用长平直翼或低后掠度的后掠翼;尾翼也都是控制系统简单,重量轻的V字复合构型;再考虑到喷气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也早就不再稀奇,这些笔者早已"看惯了"的设计云集于HK-5000G身上,这使得它乍一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
图为中航成飞"翔龙"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该机的设计概念异常超前。
但实际上,正如"魔鬼藏在细节中"所说的那样,HK-5000G并不是一款简单的,重复耗费科研资源的喷气式查打一体无人机,只要稍稍注意HK-5000G在邀请函中折叠机翼的状态,我们就不难分析出一个结:和现有其他国产,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查打一体无人机不太一样,HK-5000G从一开始就设计为在舰船甲板上使用,比方说航母甲板,或是"小平顶"。
图为同样能够折叠机翼的诺斯罗普X-47B无人机。
这一结论并不是没有事实依据。一般来说,折叠机翼结构极少在陆基飞机上应用,这是因为折叠机翼虽然能降低飞机的平面空间占用面积,但一方面陆地机场和机库"不缺这点空间",其次机翼折叠机构本身并不是刚性的,其存在必然降低机翼强度,且会极大地加重地勤人员的维护负担……再次,机翼维护机构本身复杂的翻转和限位系统也使得它造价不菲,若不是像波音777X那样由于超过了现行机场翼展限制而不得不使用翼稍折叠设计,折叠机翼设计通常都只在"寸土寸金"的舰船甲板和机库中得到应用。
图为波音MQ-25无人机的正面照片,双轮前起落架非常显眼。
其次,除了能折叠机翼之外,HK-5000G的起落架也明显强调了"上舰"的需求。作为一款重量并不大的查打一体无人机,该机拥有和其体量并不相称的粗壮前起落架,以及双轮起落架构型,这一设计少见于轻中型陆基飞机,但在舰载飞机上异常常见——舰载机的着舰相较普通的飞机更类似于"拍"在甲板上,并因此得名"可控坠毁",由此可见强悍的起落架对于HK-5000G而言意味着什么。
图为外贸"小平顶"两栖攻击舰模型。
当然,考虑到HK-5000G的研发单位是中船而非中航,该机"上舰"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从另一方面说,该机若能在两栖攻击舰上得到应用,无疑将大大扩展中国"小平顶"的对地效能:查打一体无人机所需的后勤支持和空间要求都比F-35B之类的垂直起降战斗机更小,但二者的对地攻击效能却大差不差,在长航时侦查和通讯中继等领域,HK-5000G更是拥有天生优势,这对于某些手头拮据,但却"想法很多"的客户而言意义非凡,至于中国海军本身,HK-5000G更是通向舰载机全无人化的一个明确信号。(利刃/TO)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