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全球军火出口大排名:美国独占半壁江山 中国未能进入前三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12月10日发表报告称,2017年美国企业的军火销售额达2260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总量的57%;俄罗斯以近380亿美元首次超过英国居第二,占全球军火销售总额的9.5%;英国位居第三,占9%。由于国际局势存在着诸多不稳定因素,全球还有多处战火正在燃烧,因此全球武器销售已连续3年递增,2017年已逼近4000亿美元。

从军事装备对外出口的规模,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出口国的综合实力。对于这些军备出口国来说,军售规模一方面是其科技实力、装备水平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其国际政治地位的体现,可谓是一个可以量化的国家实力指标。

首先,军售规模体现了出口国军工科技和制造水平的高低。这点比较容易理解。军火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涉及到采购国的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在采购时自然要选择威力大、技术先进、能够压制或至少能抗衡对手的产品。美国是科技大国,基础工业完备,军工体系极其庞大。它的武备研发投入在全球各国中也是一路领先,各领域的先进装备不计其数。因此,单从装备的质量和性能来看,许多美国产品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且高度信息化,战时能充分发挥单件兵器的作用,体系化优势非常明显。可以说,出色的产品品质奠定了美国大规模军售的基础。再看俄罗斯,自独立以来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虽然身处激烈的地缘政治斗争中,却长时间有心无力,对武器装备的研究基本停滞,只能靠原有的装备吃老本,想扩大出口也很难找到更多买家。而从2011年起,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俄罗斯实施了武器现代化更新计划,加之其原本雄厚的军工技术底子,装备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俄罗斯企业的武器销售额也就随之大幅增长。目前在全球百大军火商名单中,有10家俄企业。

其次,军售规模体现了出口国在全球的政治地位。军事装备不是普通的商品,各国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需要考量的东西是很多的。出口国除了希望通过军售挣钱,也会慎重考虑采购国的情况:是否会威胁到出口国自己的利益?是否会威胁到与出口国有共同利益的其他国家的利益?采购国是否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保证对自己的友好甚至依赖?出售装备的信息和技术有无可能被泄露到竞争对手国家?等等。反过来采购国同样也要考虑类似的问题。因为军工装备特别是尖端产品采购金额巨大,使用周期长,一旦采购,较长时间内可能就要依赖于出口国的训练、技术支持、升级、甚至维修和配件供应。如果军售实现后不久,双方利益发生不一致,付出更多代价的很可能就是采购国。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82年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要求增购法国飞鱼导弹而遭到拒绝,最终饮恨沙场。政治地位越高的国家,涉及自身利益的地方就越多,就越需要在多处展现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不同地区的国家希望能够与之交好而分享利益、压制和打击对手。在双方共同的利益刺激下,就容易形成共识、达成互信,扫除军售的政治障碍。

因此,美国能够占到全球军售大半份额是有原因的。分析军售数据,也是我们客观评估各大国实力的一个角度。(利刃/魔井)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