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搞不搞笑?幽不幽默?!战场上没有撬棍也投降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装备分析

战场上的生存法则一般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但如果跑也跑不了呢?那么就剩下两条路了:要么拼命,要么投降!

投降的意大利军人。

很多人选择了哪怕是死,也要绝地反击,拼死一搏。也有很多人选择了缴械投降。

一般而言,战场上缴械投降只会出现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比如说,被数倍于已的敌人包围且弹尽粮绝。比如说,战局已定,无力回天,只能委屈求全,“留得青山在”。

可是,一个国家的士兵却在战场上,因为没有撬棍打开弹药箱而迅速投降。

这个国家,就是盛产意大利炮和意大利面的意大利。

著名的比萨斜塔。

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在北非战场上也曾顺风顺水,一路攻城略地,让英军感到喘不过气来。但是,随着战争进程的推移,双方力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再加上,意大利人早已没有当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战斗精神,也就闹出了一个笑话。

在一次战斗中,数量不多英国军队坦克向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发起冲锋。

正常情况下,这种行动英国很难占到便宜。因为,反坦克炮是坦克部队的克星。所以,英国指挥官当时心里直打鼓。

可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战斗开始前几分钟,意大利军队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了。对方打出了投降的白旗。

搞得英国人一头雾水,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橇棍打不开!

北非战争。

搞不搞笑?幽不幽默?!但凡是正常人,看到这个故事,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一天,英军的一个战俘营突然有100多名意大利战俘挖地道逃跑了。

英军派人四处寻找,遍寻不获。就在英军指挥员准备将此事上报,自领处分时,才发现这些意大利战俘跑到了另一个战俘营里去了。而且,死活不肯回去。原来,另一个战俘营里有意大利面吃……

意大利人吃货的本色由此暴露无疑!

战场上投降的德军和意大利军队。

军人可以投降,但不能太窝囊!

当然,这是两则意大利军队的小笑话。流传于网络和民间。

戏说和加工的成分更多一些,偶然和个体的意味更强一些。

站在历史的角度,后知后觉地看,这两个偶然的事件,实际上也发生在当时意大利已经无可挽回大环境下。而也有历史学家对此评价说,其实当时意大利军队不是不能打,而是不想打。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支一碰即溃的军队。

客观地说,这也并非没有道理。

作为高度发达的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欧洲文艺复兴的起源地,世界艺术和时尚之都。真实的意大利和意大利人,是另一番景象。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