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导弹如此精准,为何要保留高射炮?原因让人理解

军迷圈官微
文|兵器次元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武器的高速发展,一些较为传统的武器是否还有较大的用武之地。众所周知,现代战机,轰炸机,巡航导弹能够再任意高度以极快的速度攻破对方的防空体系,许多人都认为高射炮面对此类攻击没有防空导弹有效。但事实却不然,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高射炮许多优势是防空导弹所不具备的,这些也是高射炮在当今还能够保有较高地位的原因之一。
防空导弹固然有较高的命中率,射程也较远。但是在对方战机或巡航导弹等攻击武器已经近在咫尺的时候,防空导弹的作用就显得捉襟见肘了。但是高射炮这一领域,尤其是超近距离的范畴了,高射炮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它不用精确命中目标,只需要向预定空域高速发射炮弹,形成弹幕都足能够完成拦截的作用。

所以,如果仅仅是因为防空炮弹的精度高,射程远等特点就来否定高射炮的话,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目前的防空系统,大多是高射炮和防空导弹协同合作,共同发挥各自特长,形成一个完整的弹炮合一系统,才能最有效的完成拦截防空任务。这也是高射炮一直被保留和发展的价值所在。
目前。中国军队装备的现代高射炮,大多为口径35毫米。因为30至40毫米的口径防空火炮,在其重量,体积,以及弹药尺寸上都比较合理。中国军方装备的履带式,轮式以及牵引式高射炮,能够极大的满足对于中国军队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作战任务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整体防空能力,加强了整体战略战术机动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队的牵引式35毫米高射炮在配合空运机动方式的前提下,能够极大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目前的防空高速炮,还能够通过随意切换二到四门火炮的攻击模式,以及与导弹系统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形成对地对空快速有力打击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军工装备的发展,现代化的高射炮,在整体设计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大大提高了机动性,而且还增加了相关先进火控系统,炮管温度监控系统,炮弹精确定时起爆技术,以及更具时间敏感作战能力的先进指挥火控信息体系。这让高射炮即使面对突防的超低空超音速战机,或者在高度隐身状态下的导弹目标,它都能较为从容的应对。
中国的高射炮导弹面对空中目标时能够发挥较大的能力,同样在面对地面目标时也有不俗的战力。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35毫米的火炮在平射时,在快速击中对方主战坦克多发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彻底将其摧毁。对此,一般的步兵战车等武器装备则是基本上无法抵御这类火炮的猛烈攻击。所以高射炮不仅不会被取代,还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在未来的防空体系中,贡献出自己更多的力量。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