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昔日英雄重见天日 甲午海战的过往 只有它能诉说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观察眼

就在最近,经过又一次的发掘,考古学家发现了经远舰的残骸。这又把人们的视线引回到那一年甲午战争的场面中。然而大家都了解甲午战争的胜负如何却对当年的海战的舰艇不是很了解。

经远舰是清朝后期洋务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从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的一艘重型装甲巡洋舰。这个型号的巡洋舰一共由德国设计制造两艘,首舰便是经远舰,第二艘为来远舰。1887年致远舰和经远舰一同由德国造船厂制造完工返回清朝,并为北洋水军效力。

经远舰的技术参数是:舰长82.4米,宽11.99米,吃水深度5.1米,标准排水量2900吨。动力有两座三喷往复式蒸汽机,和4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达到了5000马力,航速达15.5节。可载煤炭300吨,舰艇编制为270人。

经远舰的特点就是舰艇两侧安装有装甲,因此它的正面防护能力比当时流行的穹甲巡洋舰防护能力更强。经远舰高性能的设计,让此舰成为了德国造舰史上的一大标志。同时德国也拉开了大造巡洋舰的开始。最终经远舰在1895年,9月17号在甲午海战中与日舰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沉入海底,经远舰管带头部中弹而殉国。

在这场海战当中,经远舰也曾经给日军造成最大的伤亡。重创日军主力赤城号,并且企图调遣陆战队员海抢夺日军舰艇扶桑号。最终未能得逞,遭到了日军第一游击队,四艘舰艇的包围,在顽强抵抗一个多小时之后,根据日军的记载经远号当场沉入海中。但是此次考古发现,经远舰遗骸所在位置与当年日军所描述不同。根据推测经远舰当年是被日军重创,全船起火,返回港口的途中沉没于附近海域。(冰冷微温M)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