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战场上就要射爆!机枪会被历史所淘汰吗?想法很好却不现实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机枪在自发明以来,其用途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从最早的加特林手摇机枪改变战争格局开始,到枪管后座帆布弹链的马克沁机枪大规模应用,这段时间被称为机枪的早期时代。这一时代的机枪主要应用为定点防御,一战时期的重机枪大多射程远,威力大,标尺最大距离一般在2000米以上。

而在一战前期,以麦德森为首的轻机枪异军突起,这种能够伴随士兵冲锋陷阵的武器能够提供优秀的火力支援。在一战时期,真正意义上伴随士兵前进的M1918勃朗宁自动步枪被认为是间战期最优秀的轻机枪(自动步枪)设计。这一时代,轻机枪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士兵伴随前进过程中的火力支援任务,甚至是突击任务。

在一战结束的1926年,捷克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ZB-26杀出重围,这种采用漏斗式弹匣供弹的轻机枪重量轻,可靠性高,近距离作战和中距离火力支援都能游刃有余。同时期的瑞士启拉利KE7机枪,刘易斯机枪,绍沙机枪均或多或少有着些许毛病。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在德国还是英美加拿大,甚至是日本这种国家都在二战时期生产了大量仿制于ZB-26的轻机枪。因为这款机枪实在是太可靠了,重量轻,能够伴随突击和火力支援,维护可靠,枪管还可以快速更换。即使同时期的美国M1918,德国的FG-42这种自动步枪也无法与ZB-26同台竞技。

而在机枪发展了百年之后的今天,机枪已经分门别类分为数个种类,以及数不清的型号。一般来讲,DShK-14.5和M2HB这类重机枪从诞生以来就肩负着重火力压制的作用,兼职反制轻型无装甲车辆。这类机枪无法被士兵所随身携带,一般采用车载或多人武器班组共同操作使用。也就没有被取代一说。

而以M240B和PKM为首的一批通用机枪在战争中的表现则非常出色,无论是单兵携行还是车载都非常的可靠实用。这一批通用机枪实用的均是大威力的全威力弹,其射程相比现在的常规突击步枪高出2-3倍以上,依旧是不可替代的。

至于说以M249和95班级为首的一批小口径班用机枪在现代战争中表现也非常出色。重枪管和大容量弹匣,两脚架的设计使得这些机枪拥有非常可靠的突击压制火力。在战场上M249作为美军步兵班的正面火力核心往往能一支枪压制一整条街区,而且更重的枪管提供的高精度火力持续能力使得该枪可以在架设完毕后更加稳定而持续。在封锁之后,美军班组的其他部队则展开迂回包抄,完成战术歼敌。

如果将班用机枪取消,就缺少了火力核心,虽然在战术分配上会提高灵活度,但是在缺少长时间的火力封锁能力的情况下,士兵往往会进攻受挫。

不过目前世界的主流趋势是逐步淘汰小口径的班用机枪,改用中口径的通用机枪作为火力核心,不仅射程和压制能力更强,在战术分配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