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精英部队联手抵制!印度国产步枪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军迷圈官微
文|利刃军事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始,雄心勃勃的印度便积极推进其武器装备国产化,而这一过程的第一件回报便是"英萨斯"(INSAS)突击步枪。但和号称同时继承FAL和AKM两款名枪优点的构想不符,INSAS突击步枪却始终未能达到稳定堪用水平。
而在近日,印度和俄罗斯之间达成的一项新协议将终结INSAS带来的混乱,以及INSAS本身:印度将向俄罗斯购买AK-103突击步枪的许可证。

图为防务展上的AK-103和AK-104步枪,前者通常被认为是AK-47的现代化版本。
简单来说,AK系列步枪的"娘家"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将和印度政府指定的一家军工企业签订协议以建立合资企业与工厂,并最终为印度陆军与警察部队生产AK-103突击步枪。
从现在合约透露出的细节来看,AK-103在印度的生产数量将至少达到72万支,其中有7万支AK-103突击步枪将是性能更加优越的进阶版本,这些步枪将交付印度陆军的特种作战/反恐单位使用。

图为仍在使用斯特林冲锋枪的印度陆军士兵。
事实上,在广受诟病的INSAS突击步枪服役之前,印度装备突击步枪的部队寥寥无几,且都是使用笨重和威力过剩的英制FAL(L1A1),多数部队甚至要靠冲锋枪维持中近距离的压制火力,因此对INSAS突击步枪,印度陆军官兵们还是持欢迎态度。
但令印度陆军始料未及的是,INSAS突击步枪并不是麻烦的解决者,反倒是新麻烦的制造者。INSAS突击步枪的可靠性问题暂且不论,关键是它带来的小口径弹药并不适用所有场合,比方说高原或山地的远距离作战。雪上加霜的是,INSAS突击步枪还偏偏选用北约的5.56毫米弹药标准,这使得印度陆军的弹药装备体系陷入了非常大的混乱。

图为印度陆军仍在使用的AKM步枪,比起麻烦很大的INSAS,前线部队更信任它们。
简单来说,现在印度陆军的弹药后勤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和西方接触甚多的伞兵部队不仅"座驾"是美制C-17运输机,枪械也选用了美国M4A1短突击步枪;印度陆军反恐部队师从以色列,自然也把以色列IMI的TAR-21突击步枪请到家;对弹药威力和射程有需求的山地部队则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使用AK系列突击步枪,使用的弹药就是经典的7.62X39毫米M43弹——当然,尽管有种种不同,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对INSAS突击步枪不屑一顾。

图为颇为时尚的"英萨斯-神剑"突击步枪,然依旧是根烧火棍。
事情都到了这份上,INSAS突击步枪这些年"吹"出来的神话不仅没有再演下去的必要,也在不断耗费印度国防部的资金,以及挑战印度政府的忍耐力。因此,引进许可证生产AK-103步枪的计划才得以迅速地在半年内"落地"。
当然,印度也在AK-103的身上寄予了极大厚望:不仅仅是作为步枪装备,印度国防部还希望和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合资企业能够学到点东西,好为下一代步枪和自研项目的出口做准备。

图为近年来回到俄军装备序列的AK-107突击步枪。
但很显然,在上一轮"技术消化"中,INSAS突击步枪也属于是"集合了众多先进技术的精英产品",但最终表现差强人意。而印度长期以来的军购自主也使得其接触外国先进步枪和技术并无难度,比方说在AK-103之前,印度还接触过西格绍尔的SIG-716。但基础工业和人才水平的低下,使得印度连"临摹"这些看似简单的轻武器都完全做不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利刃/TO)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