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战场通常要带多少发子弹?中国士兵为何和美俄差距这么大

军迷圈官微
文|铁血视角
战场上步兵带多少子弹够用,这是个不少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说多多益善,最好跟二战中德军机枪手那样,子弹几乎能当皮带用,那样在战场上才安全。

也有人认为没必要被那么多子弹,到了战场上根本打不完,两三个弹匣也就够用了。其实,每个国家每个兵种的标准都不同,正常情况下的携弹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弹药基数。
以中国步兵为例,最常见的弹药携带是步枪子弹1+4个弹匣(步枪上一个,备用四个),共计150发子弹,此外还有四枚被网友吐槽多年的木柄手榴弹。如今无柄卵型手榴弹已经大量出现在训练场上,应该已经铺开列装了,但公开照片不多,想来单兵四枚手榴弹的惯例不会改变。

▲步兵装具最能直观体现携弹量,06式装具清晰可见四个弹匣插袋
美军步兵其实也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携带六个30发的弹匣,共计180发子弹。俄军普通步兵的情况也差不多,4-6个30发的弹匣。
可以看出,中美俄三国步兵的常规弹药携带量都差不多,其实这差不多也是各国的标配,毕竟步兵除了步枪和手榴弹之外,步兵还需要携带防毒面具、睡袋、雨衣、日用品、急救包、野战口粮等诸多物资。武器和必需物资加在一起基本上30斤开外了,如今又多了单兵火箭筒、单兵通讯设备和夜视仪,要是再背个几百发子弹,行军都能累死,还打个屁的仗。

当然,这是最常规的情况,实际上决定步兵配备多少子弹的是战场环境和战斗特点。
打阵地战的时候,有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弹药储备也相当充分,这种时候子弹、手榴弹都是管够的。比如著名的“奥马哈海滩之兽”,诺曼底登陆中,在奥马哈海滩,德军一名年仅20岁的机枪手在九个小时的战斗中打掉了12000发机枪子弹和400发步枪子弹,差不多干掉了美军一个团。

短距离进攻拔点作战的时候,不需要携带各类日用品,甚至野战口粮都不用带,只要带着武器和防毒面具、急救包就够了,这个时候突击队员在不影响战术动作的情况下也会携带尽可能多的弹药。

▲两山轮战期间的中国突击队员
孤军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和侦察部队,通常也会携带较多的弹药,比如活跃在叙利亚战场上的俄军特种部队,每人至少会携带500发以上的子弹,确保特战小组在遭到敌人优势兵力包围的时候,能够击溃敌人或是坚持到援兵的到来。
其实,步兵能够携带多少子弹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后勤支援力量。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后勤,当战场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一方的后勤部队能够确保弹药补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作战部队手上的时候,战场的天平很快就会倾斜。顽强如志愿军,当后勤跟不上的时候,也会遭遇无可奈何的第五次战役。

▲用石头击退敌人进攻的志愿军战士
中国军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不惜成本在青藏高原上建造出一条“天路”,印度人没那个能力,只能屯守重兵,以致于陷入了兵力占据绝对优势,整体军事实力却不占优的尴尬境地。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