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俄罗斯不顾威胁,将这先进武器卖给中国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铁血视角

美国现在越来越陷入新“自我孤立主义”中,在围城中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依仗军事经济双重世界第一强的身份,几乎对世界所有的事情都要指手画脚的大刷存在感。

最近,美国竟然恬不知耻的竟然要制裁中国的中央军委准备发展部,一时间引的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中美博弈的概念艺术图片

美国又搞制裁?自导自演滑稽的闹剧

多少年来,美国就挥舞着制裁的大棒到处的吆五喝六,就好像全世界都是被你美国吓大的,美国打两个喷嚏,世界就必须感冒似的。

美国自己在国内弄了个《通过制裁打击对手法案》,其目的是制裁俄罗斯的国防和情报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拿着自己的法律当“国际法”就以为全世界就买你美国人的帐了。

美国这些年使用“制裁”有了一些心得,但那都是对比较小的国家,美国所以敢对对俄罗斯实行制裁,还是看到了俄罗斯的软肋。

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对政治形势的风吹草动非常敏感,而在经济活动中,全世界都绕不过去美元这个大块头,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才恣意妄为。

而俄罗斯经济的发展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两大板块,一个是石油,一个是军火,石油在俄罗斯经济当中的比重占70%以上,而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却掌握在外国人手中。

应该说,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一切与石油有关的制裁,也确实打在了俄罗斯的痛处,现在,几乎是全靠中国以预付款的形式提前向俄罗斯注入资金和零部件。但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却独步全球,中国引进的苏-35战机和S-400防空导弹,堪称世界在此类武器当中的典范。

俄罗斯S-5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世界最顶级

细看老铁俄罗斯卖给我们中国的武器,美国小人不得志

苏-35具有强大的制空和对地打击能力,是四代半战斗机,美国的F-35隐身战斗机,在它面前也是浑身瑟瑟发抖,也是目前俄罗斯的空军主力先锋。

S-400是俄罗斯非常强大的防空导弹,其最大射程可达400千米,对各类战斗机,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隐形飞机,近地点的卫星,都有极强的毁伤能力,只要是它“职责”范围内的事,都管理几乎没有什么漏洞,堪称空中的“门神”。

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率先与俄罗斯的合作,不仅仅是给俄罗斯武器打的广告,同时也为自己的国防锦上添花,双方1+12的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特别是S-400防空导弹,现在在莫斯科排队跟进的国家是比比皆是,连美国的盟友土耳其、沙特等等,也是俄罗斯的座上客了。

美国为了阻止这种多米诺骨牌倒塌效应的外溢,在加紧全方位“围剿”俄罗斯的同时,也对中国开始了恐吓,以中国购买了苏-35和S-400为借口,对中国进行制裁。

其实,中国就是买俄罗斯的步枪,美国也会制裁,欲加其罪。

想对中国“精准制裁”你也不看看是谁,真拿自己当盘菜了?中俄两国可不惯你那包。

俄罗斯宣布要出口给我们的比S-400更强大的S-500防空导弹了。那么,它的威力有多大呢?

首先就是超远程,射程可达600公里,最可怕之处在于还可以打击敌方外太空的高速飞行器、卫星等等,没有了信息导航,敌方直接就会乱掉。S-500不仅仅是俄罗斯最先进的高空防御系统,更是在性能上超越了全球其他任何一款防御系统,堪称世界之最!

美国没有“把握感”了吧,美国“饮鸩止渴”了吧。

自从上台后就不断搞事的美国“大嘴”总统特朗普

美国毫无原则的自私嘴脸,永远自己的利益优先

多年来,美国不是在自己身上查找不景气的原因,把问题推给外部世界,说白了,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在小国头上“作威作福”尝着甜头了,剪世界的羊毛暴富了,焉能让中俄这样的大国阻止其建立起来的弱肉强食不合理的世界秩序,气急败坏中就什么都干得出来了,以前标榜自己是各类“国际法的捍卫者,现在是用“国内法”来摧残“国际法”。

美国这些年比较“丢人现眼”,尤其是中东屡屡受挫,在叙利亚被俄罗斯轻易翻盘,弄得美国是首鼠两端,特别是在伊朗问题上,美国是如鲠在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是鸡肋,难以下咽,中俄两国,更不是按照美国的轨道在发展。

美国眼看着自己慢慢失去大势,又无力回天,就开始不要脸的耍臭无赖了,制裁这个制裁那个的。老大谱摆的十足,结果没人给你面子,这是国际社会,不是街头混混,美国你不想要的,将来都会慢慢给你。

中国正常防御国策买武器,美国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尤其干涉中国内政售台湾武器,这是明显违法国际法的行为,美国却装傻充愣。

然而现在美国已经几乎成为了世界的公敌,伴随着世界的飞速发展,美国却呈现出一片“沾沾不自喜,止步不前行”的状态。

我们现在要做两方面的准备:一,防止美国找借口冻结中国在美国的三万多亿美元的国债;二,中国的武器发展和美国没有技术上的关联,我们大可以谴责美国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美国你真要是有本事,你可以屋内打井,房顶开窗,和全世界都不来往,到时候,全世界都佩服你,就怕你没有这个胆量。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