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俄的防御掩体有多坚固?难怪有人称赞美国新型核弹打不烂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尽管中美俄三国拥有众多的合作方向,和平发展也是三国最为有利的发展前景,但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中美俄三国始终无法冰释前嫌,甚至由于叙利亚问题,美国和俄罗斯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严峻。因此,为了防范美国核武器的进攻,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方向大力发展,谋求在爆发核大战时最大的生存空间。华盛顿自由灯塔报在9月6号的文章称:特朗普政府决定升级美国核武库,以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深埋地下的核武防护系统。

其实,应对世界上现有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导弹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挖防空洞,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平壤的地铁,在平时它可以作为运输游客的载具,但一旦发生核战争,深挖地下100多米的地铁通道可以作为防空洞。由此可见,对于这样一种应对导弹的方式全球公认。因为直到今天,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钻地弹也无法钻透这些深挖地下的通道。

美国空军最近宣布,将会对一架b2轰炸机进行现代化升级,并对其进行了核重力炸弹的测试,据了解,这款炸弹还将具备钻地能力,这一点似乎同特朗普政府对外公布的消息不谋而合。但尽管如此,面对俄罗斯等国地下核指挥所依旧无能为力,因为这些场所采用了数百英尺厚的混凝土来加固,在一定程度上钻透了坚硬的岩层。因此,几乎没有任何武器可以有效的摧毁他们,这一点也为俄罗斯的战略核反攻提供了基础保证。

这一点引起了美国的重视,作为回应,白宫方面正在考虑将精确制导弹与低当量的核弹头相结合,因为就目前情况而言,这是唯一有希望俄罗斯等国地下防空体系的方法。但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就已经相关方面的研究,五角大楼预估将花费1.2万亿美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布执政期间,这一战略最终被废除。

其实,美国这一计划的出发点是错误的,由于中国等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型的,因此,在合理发展武器的同时,防御性设施必然是重中之重。矛与盾的故事从未结束,如果美国在这一领域持续对中俄等国构成压力,那么产生的结果必然是防御设施的继续加固、劳民伤财。所以,对于中美两国而言依旧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