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中国要搞钛合金战车,防护力世界第一!

军迷圈官微
文|军情解析

图为战斗机使用的钛合金材质部件
众所周知,钛合金拥有高强度,高韧性的特点,在达到同等防护水平的前提下,钛合金的所需重量要大大低于钢,在武器的减重方面意义极大,由此成为一种军事领域不可多得的新型材料。然而提炼所需技术要求较高,钛合金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甚至一度达到了钢的20倍,因此实际仅在航空等高新领域方面应用较多,例如美军的SR-71“黑鸟”为了达到三马赫飞行所需的结构强度,在机身上使用了97%的钛合金。

图为疑似中国新一代步兵战车
而最近却有消息显示,中国或将钛合金用于制造新型步兵战车!在中国兵器集团下辖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宣传片中,提到了该厂技术工人正在攻关新型战车采用“钛合金框架”、“钛合金车体”新工艺、新技术的情况。在装甲车辆上使用钛合金材料,虽然不少国家都曾预研,但却因为价格过于高昂等原因,几乎没有什么战车实际运用。那么为什么中国新型战车要运用钛合金材料?笔者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图为法国VBCI步兵战车
其实世界上也出现过采用钛合金材质的步兵战车,法国的VBCI便是其一,可以说,在同等的质量下,钛合金装甲拥有比传统装甲钢更大的强度,由此VBCI战车可以给步兵提供较为可靠的防护。然而另一方面,法国人的设计也仅仅是在附加装甲上使用了部分钛合金材料,与之相比,中国兵器集团下辖某公众号公布的信息是在车体框架和外壳上全部使用钛合金材料,成本不是同一量级,所带来的性能更是千差万别了。

图为中国QJG-02式14.5毫米口径机枪
事实上,中国此前在钛合金材质武器上已进行过多次探索,例如QJG-02式14.5毫米口径机枪的枪体结构就有相当一部分是钛合金。加上支架后整枪结构也仅为73公斤,比火力低了一个量级的俄军HCB 12.7毫米机枪都轻了5.4公斤,更不用说和同口径的KPV比。由此可见,降低武器重量方面钛合金可以说是个绝佳选择。

图为M113装甲车
而对于装甲战斗车辆,单从减重角度来讲,有一种金属材料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投入使用多年,这就是铝合金。以M2“布雷德利”为典型代表的多型装甲战斗车辆都使用了铝合金作为车体外壳,大大降低了战斗全重。然而铝合金的强度远逊色于装甲钢,例如M113装甲输送车装甲最厚处可达44毫米,但是由于铝合金材质的糟糕强度,它在面对穿深仅为30毫米左右的12.7毫米口径重机枪时表现都相当吃力。由此,使用铝合金减重的代价也是比较明显的,并不如钛合金那般“万能”。

图为中国ZBD-04A式步战车
中国第三代主力步兵战车ZBD-04A就非常注重防护,不仅车体使用大量装甲钢结构作为防护基础,在外侧还披挂了一层陶瓷复合装甲,正面可以直接抵御30毫米及以下口径速射武器的射击,在现役所有步兵战车中其表现都算得上是比较强悍。
然而换个角度讲,尽管装甲钢结构和陶瓷复合装甲能带来可靠的防护力,它们对于引擎动力而言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与原型车21.5吨的战斗全重相比,04A型的重量直接上升到25吨,机动性略微下降,还丧失了两栖浮渡能力。

图为中国新型出口用途步兵战车
因此,可以让战车拥有较强防护之余还能有效降低战斗全重的钛合金,成为了中国军工人所热衷的研究对象。而一旦结构和外壳都由钛合金打造的步兵战车成功研制,那么对于中国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将是个重大利好,战士们也将迎来一个更加强大的伴随火力支援平台。
作者:千羽守望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