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高端战机又先进又便宜 为何至今一架也没卖出去?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近年来中国在军工方面的硕果累累,传统的低成本武器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对高端武器市场的渴望。诸如SY-400和VT-4等新型王牌陆军装备虽然颇有建树,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武器在很长的时间内无论是科技含量还是在利润上都无法与国外军售中的战机相比。

以美国的F-35为例,除了额外的政治要求,单机1.5-2.5亿美元的价格就足以让洛克希德公司和美国政府赚的盆满钵满。除了美国,俄罗斯在高端战机市场上所获得的利润也是非常恐怖的。中国进口的苏-35战斗机单机成本超过8000万美元,而这还只是一个比较先进的三代半战斗机。

就在前段时间,空军新闻杂志刊登了巴基斯坦意图购买苏-35的新闻。新闻报道,即便印度装备了大量的俄制武器,使得巴基斯坦想要获得俄罗斯战机的可能性非常低,但巴基斯坦依旧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

中国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代号FC-31的外贸四代机,虽然首版FC-31无论是战斗力、续航力、还是性能上都略差强人意。但是在经过2.0和3.0的改进之后,FC-31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性能上可以达到四代机的标准,可以对三代机进行碾压。不过即使如此,FC-31却鲜有人对其感兴趣。

中国高端军售方面的碰壁和迟滞在某种意义上主要受限于历史原因和国际市场原因。

在中国的军售历史上,中国的武器一直都是苏制武器的代言人。由于建国早期中国的军工来源于苏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武器都有着明显的苏式血统。虽然价格上相比苏联武器更实惠,但大多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旧把控在苏联人手中。也正因此,中国在军售方面一直是苏联的廉价版。

即使在80年代开始,中国的军工进入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偏向西方的先进武器面世,但是在国际军火市场的份额依旧没有提升,这一阶段主要是源于市场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国际军火市场的交易也算是变相的缴纳保护费。以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军火交易为例,受美国保护的沙特之所以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富得流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的保护。而即使沙特的军队再有钱,好的武器再多,也无法改变其战斗力低下的情况。

因此,中国如果想要进一步占据国际军火市场,除了要拉拢那些没什么钱只能买些轻武器的第三世界好哥们,更重要的就是需要扩大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当我们能够正面与美国掰手腕的时候,我们的高端武器销路才不用愁,毕竟,价格便宜量又足还能缴纳保护费,这好事上哪找去。(利刃/AL)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