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飞行员为何宁死都不愿跳伞?答案曝光,令国人敬佩不已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诸葛小彻

图为飞行员曹先建

近日,据媒体报道,此前有一架中国歼15战机在进行陆基模拟飞行训练时,在300米的高度,飞机的操作系统突发故障,最终开始高速坠落,但当时中国飞行员却宁死都不愿意跳伞,最终导致飞行员错过最佳跳伞时机,险些命丧黄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飞行员不愿意跳伞呢?这架飞机的飞行员曹先建在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答案,中国飞行员的一席话令国人动容,曹先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驾驶的歼-15发现飞机故障后,为了挽救这架价值数亿的飞机,因此他没有选择第一时间跳伞,而是选择全力加大油门,希望将这架飞机重新拉起,但最终直到飞机坠毁的2秒前,确定飞机已经挽救以后,才选择跳伞,他的这一举动,令国人敬佩不已,十分感动。

对于飞机坠毁的问题,有专家表示,首先一点就是中国人口稠密,很多地方飞行员都是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工厂和城市上空飞行的。但是飞行员的飞机出现事故是不分时间的,换句话说,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出现事故是有非常大的概率,而这个时候飞行员跳伞固然可以保命,但是,失去控制的飞机必然会砸向人口密集的地方,造成更大的伤亡。

图为歼10

这样的举措在中国飞行员眼里是十分正常的。此前,中国空军的李剑英烈士曾经在驾驶歼-7G的时候撞鸟,飞机撞鸟是非常可怕的,会导致发动机瞬间停车报废,并且没有抢救的余地。但是当时李剑英有机会跳伞,但由于地面上有密集的人群和村庄,跳伞必然会导致飞机失控,而飞机上还有大量的弹药和航空燃油。

因而李剑英就放弃了跳伞的机会,最终,飞机成功避开了所有的人群密集的地方,降落在稻田中,而李剑英也因此英勇牺牲。这是一种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做出的英雄壮举,那么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是飞行员拒绝跳伞的原因,那就是试飞员。

图为歼15舰载机

众所周知,飞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飞机出现问题后,飞行员能够把飞机成功飞回去,那么工程人员就会快速找到飞机的问题出现在哪,如果飞机坠毁了,工程人员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模拟和反推。因此,很多试飞员甚至数量稀少的飞机的飞行员在飞机出事以后的第一想法就是抢救飞机。

比如在此之前歼10曾经在空中突然出现事故,试飞员放弃跳伞,沉着冷静的将战斗机开回机场,工程人员根据数据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并且成功的修改了漏洞。也有失败的案例,如张超曾经在歼15失控后试图抢救战机,但是失败,并且壮烈牺牲。综上所述,并不是飞行员不想跳伞,而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他们在生和死面前选择了后者,在此,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