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这2个邻国平时对华并不友善,关键时刻为何拒绝美国拉拢?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海外探客

如今,白宫最忌恨的不是伊朗,不是韩国的北邻,不是俄罗斯,很可能是“带路倡议”。根据美媒8月8日的报道,特朗普最近公开承认,他曾当着大国元首的面反对“带路倡议”,声称它会让世界变得混乱,而且让自己有一种受辱感。“海外探客”分析,这充分反映出美方对规则制订权和地区发展主导权的重视。为了消减这种恐慌,美方试图再次利用“盟友体系”来化解冲击。

日本和印度这2个对华并不友善的邻国成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支柱。不过美方也有失算的时候。面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重大抉择,日本和印度仍是支持美国,可这种支持很大程度上仅具有象征意义。实质上,日印都有自己的关切。

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纪念日,借此契机,两国打算促进经济合作,加速改善关系。双方已经在5月份就民间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决定设立“推动民间商务第三方合作”的相关机构。日媒认为,这个机构的实际作用就是用来协调和支持“带路倡议”。安倍内阁表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成为两国民间合作的优先选项。预计在9月份,双方将首次举行会议。

而截至8月9日,日本自民党内部的7个派系里已经有5个明确表示支持安倍。如此看来,安倍第3次成为自民党总裁已经成为定局。能够摆脱森友学园和加计学园的丑闻、成功挽救支持率,安倍在外交上改善对华关系和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功不可没。据外媒报道,如果安倍成功保住首相宝座,将在秋天访华,落实共同开发亚太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议。中日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下实现“和解”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不仅日本,印度的脑筋也终于转过弯。身为美日印澳“四方对话机制”中的一员,眼看日本都对美国虚与委蛇,印度更是干脆,决定不加入美国牵头的“印太地区基建项目投资计划”。印方理直气壮地声称这种做法“与印度一直以来强调的多极化和非集团化的安全构想一致”。

美国投入区区1.13亿美元,还要分到能源、数字经济和基建3个方向,虽然美方一再强调这只是“定金”,但三哥并没那么容易上当。尽管美方在8月3日将印度提升为“最受信任国家”,还让印度成为亚洲继日韩之后第3个获得高科技出口许可的国家,两国还准备在军事和国防层面展开“2+2会谈”。更何况,美国还给予印度豁免权,让印度在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的同时不必担心遭到美方制裁。要知道,这个待遇即使是美国的北约盟友土耳其都享受不到。在美国的支持下,莫迪的“东进战略”无疑将如虎(有可能是壁虎)添翼。

不过白宫的种种拉拢并未让印度人感激涕零,除了在8月2日推迟加征美国商品的关税外,新德里没有进一步的靠拢。莫迪还在7月26日的金砖峰会上承诺与中方共同应对保护主义。更重要的是,印度看中的是实利。2017年,中企对印度累计投资达到了80亿美元,与这笔巨大的收益相比,美国扣扣索索掏出来的1亿多美元像是钢镚。

当然,印度拒绝站队美国并不等于就支持“带路倡议”。新德里方面的要求过高,竟然提出以“中巴经济走廊”等作为交换条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从积极面来看,印度没有接受美国的拉拢已经是东亚大国取得的一个阶段性胜利。印方似乎清楚,言而无信的白宫今天可以给糖葫芦,明天就能抄起大棒。美国的终极战略目标始终是维护“一超独大”的霸主地位,不允许任何大国威胁其地位,包括印度。早在2002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把中俄印看成是构成挑战的潜在对象,只不过由于911事件而转移了注意力。但这并不表示美国从此对印度放心。

印度是世界第6大经济体,日本是第3大经济体,美国对2个国家都寄予厚望,希望它们能在亚洲充当美国手臂的延伸,牵制和对抗“带路倡议”,只要亚洲3个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陷入内耗,美国就能用很少的资源完成新的部署。更贴切地说,白宫认为吆喝一下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就成。但实际上,美国人抛出的是砖,日印照葫芦画瓢,也跟着扔几个瓦片交差了事。吃的亏一多,日印也学精了。

形势严峻,局势复杂,各方利益犬牙交错。可喜的是,在化解崛起遇到的阻力、争取支持者方面,东亚大国取得了进展,十分不易。下一步要继续创造条件去引导局势向着对己有利的方向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让中日印之间的利益高于美日印之间的利益。日印这些国家肯定还会在军事方面与美国保持紧密联系,但只要在经贸方面维持中立,就等于是打了白宫的脸,相当于对华雪中送炭。不过话说回来,希望永远不能寄托在别国身上。经贸之争如今已经进入巷战阶段,每间房每条街都是战场。东方大国必须寸土必争、寸步不让,拿出焦土抗战的精神,即使最后不是大胜或完胜,也能成为保住主要果实的赢者。(完)

注: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创稿件。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