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22350舰好不容易服役了,俄军难道只用它来防空?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军情观察室

今年7月底,俄罗斯海军的22350型护卫舰终于服役了。作为22350型的首舰,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早在2006年就动工了,但直到2018年才终于完成了各项测试验收进入了俄罗斯的海军序列,总结起来就一个字:慢。说起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设计问题,一个是设备问题。

首先,俄罗斯在新时期摒弃了苏联海军专用舰的思路,借鉴了西方通用型多用途舰船的设计思路,于是导致22350型舰的设计不亚于另起炉灶。其次,这款被称之为俄罗斯的宙斯盾舰的22650采用了多项最新的技术和设备,火力兼容和电磁兼容的问题一改再改,整体拖慢了交付节奏,同时舰上的武器也是改动不小,近防炮以及巡航导弹相比之前都做了更换。

原本计划装备的宝石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A-192 型 130 毫米舰炮,蝼蛄-2 反潜导弹系统,还有飓风中程防空导弹系统以及 1 架卡-32 反潜直升机和卡什坦近防系统分别被更新口径巡航导弹,A-192M130毫米舰炮,9M100短程防空导弹,卡52直升机和佩剑炮弹合一系统等替代。作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行设计的通用护卫舰,22650在俄罗斯海军的未来规划当中将承担骨干和中坚。2350体现了俄新时代的俄罗斯海军的设计思路:即不再像苏联那样把海军的反潜,防空,反舰等任务分配在不同的专用舰上,而是全部合并起来,综合到一艘舰船上。

这一方面是因为经费不足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目前国际趋势的必然: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意识到,未来俄罗斯海军和西方对手正面直接对抗的机会将微乎其微,俄罗斯海军将更多地承担低强度的作战任务,例如反恐和海上综合任务。目前俄罗斯手中的苏联苏联军舰将大量退出历史舞台,俄罗斯立足于先近海后远海的战略上,发展一种性能先进的远洋多用途舰艇就成了最佳选择。虽然设计思路赶上了世界的趋势,但想要发展这样一款舰船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尽管采用模块化设计,大量先进设备的堆砌还是会造成整体性能的不足,出现相互的干扰肘制,也会大大增加技术风险,增加维修难度。这在22350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

比如,最突出的就是电磁兼容的问题。22350舰的S波段单面旋转无源相控阵雷达,X波段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西格玛22350综合指挥自动化系统和启动综合电子战系统,加上导弹的火控雷达等等挤满了综合桅杆,相互的干扰导致雷达根本远远达不到400至600千米探测距离,实际只有180km,到200km左右。目前俄罗斯虽然已经装备了22350型,但估计在后续的舰艇上还会改进这个问题,进一步提高探测上的距离。22350下水后,经常被拿来和中国的舰艇进行比较,其实这样的比较意义有限,因为在战术定位上,22350除了防空外,还需要反潜,其任务比较更复杂也更多。

目前,因为俄罗斯的航空母舰并不具备搭载固定翼的预警机和反潜巡逻机的能力,于是这两项任务就需要由其他舰艇承担。按照俄罗斯的规划构想,在航母编队中距离航母40到80km的同心圆位置上,需要4艘22350执行特定方向的反潜任务,在150-200 公里上,也需要4艘22350执行特定方向的防空任务,再配合其他的小型导弹舰完成多方位的反舰任务,就构成了完整任务作战体系。当然,4艘只是指在一个特定方向上而不是全方向上,如果执行多方向任务,则需要更多的22350。

目前22350的设备是足够满足这些任务的:防空上22350有32单元3S978垂直发射系统,每单元可装填一枚9M96E1∕2中程防空导弹,或4枚9M100短程防空导弹。反潜上则可以依靠其携带的卡52直升机。虽然俄罗斯目前只有一艘航母,但俄罗斯早就宣布了要制造新的航空母舰,因此22350的未来的采购计划,也就被定位20到30艘左右,这是和22350扮演的角色符合的。

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22350本身还不够完美,虽然其具备中近远完备的防空网,但是火力兼容,电磁兼容和雷达都有改进的空间。同时在M-90FR燃气轮机断供后,俄罗斯能否成功的仿制出性能相近的燃气轮机也是一大考验,如果搞不定燃气轮机的问题,后续舰的建造也要面对大麻烦。(利刃/ZB)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