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15战机夜间起降很成熟,随时可以作战!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火器营

近日媒体爆光出了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完成夜间起降作业的最新视频,视频中显示歼-15在暗夜条件下在辽宁舰上进行起降,至此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作战能力,航母舰队的战斗力也进一步完善。在此之前“辽宁”号一直被外媒视作纸老虎,只因不具备舰载机夜间起降能力。

​去年大辽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南海之际,台“国防部”发文称辽宁舰夜间起降舰载机“皆非属实”,并“密切掌控台海海空状况”;如今解放军官方“打脸”正是时候。

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在茫茫大海上的一块长约300米,宽约40米的“漂浮着的邮票”上着陆,是需要拥有十二分的细心和勇气的。而航母舰载机的夜间起降更是最困难的事情。黑夜中的海上只有星月光,单纯依靠飞行员肉眼目视降落几乎不可能,尽管航母甲板会亮起指示灯,成为一块“发亮的邮票”,但是这些错综复杂的灯光映照在海面的倒影及其容易迷惑飞行员。

在战时灯光管制会非常严格,夜间甲板上几乎没有照明灯。归航的舰载机飞行员无法通过目视发现母舰,此时必须依赖航母上的382顶板三坐标雷达和塔康中波信标归航系统对归航战机进行飞行指引和空中管制。通过雷达指引舰载机飞抵母舰上空后,飞行员需要在航母LSO(着舰信号官)的无线电严格指引下依次盘旋下降进入下滑航道,飞行员需要目视寻找舰尾垂直立面的下滑航向道指示灯和降落跑道两侧的几盏跑道灯,借此确定夜幕中航母的航行方向和下滑航道位置。

之后飞行员进入下滑航道减速开始进场,LSO会使用跑道侧旁的菲涅尔透镜系统向下滑中的飞行员投射正确的下滑角度信号。飞行员依靠目视菲涅尔透镜投射的信号确保飞机处于正确的下滑角度,最终成功着舰。

夜间起降在大多数时候还能通过灯光得到额外的信号提示,而若是夜间恶劣气候时,飞行员连透镜的光都看不见,几乎是“盲降”状态。这种时候,光学助降几乎无法使用,以基于塔康系统等组成的无线电引导系统和以雷达探测为基础的全天候电子助降系统就成了这些条件下航母舰载机着舰的重要帮手,这套系统也被称为是自动着舰系统(ACLS)。目前,辽宁舰上已经安装了塔康系统的信号塔和后视微波助降雷达。可以说,解放军已经掌握了全天候的航母起降能力。

英美等国作为老牌航母国家,早已在50多年前就掌握了夜间和恶劣天气航母起降的能力。而作为最早开始摸索这一技术的美国海军,用了十余年的时间;俄罗斯海军在1997年开始了舰载机在陆基机场模拟夜间起降的训练,并于1999年实现了俄军舰载机在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实际夜间起降,并预计到2019-2020才能在其航母上装备ACLS系统。

如今中国海军综合各家之所长,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航母舰载机起降能力,着实让其他航母国家吃了一惊,可以说中国的辽宁舰目前已经具备了随时投入战斗的能力。待辽宁舰此次维修完成后必然会投入新一轮的试验工作中,实现由科研型航母向战斗型航母的转变。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