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关键时刻中国外长到访邻国,四场外长会意义非凡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长安街知事

关键时刻,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的两国访问和四场外长会,释放出巨大的信息量。

日前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宣布:应马来西亚外长赛夫丁、新加坡外长维文邀请,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将于7月31日至8月5日访问马来西亚、新加坡,并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EAS)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

长安街知事App注意到,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披露了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议的重点内容,字里行间透露出王毅外长此行意义非凡。

伙伴

按照外交部披露的信息,访马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将会见马哈蒂尔总理,同赛夫丁外长举行会谈。访新期间,王毅国务委员将会见哈莉玛总统和李显龙总理,同维文外长举行会谈。

谈到当前中马、中新关系,耿爽表示,中马、中新双边关系一直发展得很好,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7月18日,马来西亚总理特使、元老理事会牵头人达因刚刚来华。

今年80岁的达因是马来西亚新任领导人马哈蒂尔的老朋友,同时他牵头的元老理事会也是马哈蒂尔的最高顾问组织。这样一位具有多重身份的重量级人物来华,背后的深意自不用说。

18日,王毅在会见达因谈到中马关系时用到“伙伴”一词,并且强调,中马关系有着长期友好的积累,不仅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务实合作的伙伴,经得起任何风云变幻的考验。

达因当时的表态则透露三点信息:一,马中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传统,马来西亚新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二,马来西亚全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三,马哈蒂尔总理期待着尽早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同中国领导人共商两国关系发展大计。

马哈蒂尔拟于8月访华,并解释为何安排这样等访问时间:“我想尽早去中国,但中国领导人7月份没有时间,所以我将在8月份去。”

在还没有访华之前,中马两国在外交领域的良好互动,足以说明中马关系8月有很多惊喜可以期待。

携手

新加坡是现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兼任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外交部透露,王毅此访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务实合作,将重点就中新关系、“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东盟关系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同新方深入交换意见。

知事注意到,“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关系早在今年“两会”外长会上就是王毅纵论中国外交的关键词。

对于“一带一路”,王毅当时表示,没有一家独大,而是各方平等参与;没有暗箱操作,而是坚持公开透明;没有赢者通吃,而是谋求互利共赢。而对于中国-东盟关系,王毅则说,2018年,我们将继续把东盟放在对外合作议程的首页,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王毅此次将于新加坡外长维文举行会谈。今年4月8日,王毅已在北京会见过后者。

王毅当时表示,中新双方应携手应对保护主义的抬头,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全球贸易体制,并建议双方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维文则深表认同,希望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切实得到维护,推动世界经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发展。

时值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推进单边主义和经济霸权,中新两国外长的会见,对反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典范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和中国-东盟创新年。外交部透露,中国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地区。

15年来,双方合作从小到大,硕果累累,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中国-东盟关系堪称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国-东盟合作更值得期待,按照外交部划出的重点,一方面,中国愿继续与东盟深化合作,加强发展规划对接,进一步夯实务实合作,提升政治安全合作,共同构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加强海上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有了这样一个外交关系典范,四场外长会将带来哪些期待?外交部透露,四场外长会上王毅外长讲重点就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以及各方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同与会外长交换意见。东亚区域合作是地区国家开展对话、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系列外长会将聚焦合作,扩大共识,进一步推动区域合作发展,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前,美好的共同发展繁荣愿景在后,王毅外长的四场外长会,必然让人期待。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