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全球第一款六代机亮相:座舱内空无一物 只有光溜溜的平面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昨天,英国在范保罗航展期间公布了其正在研制的全新“六代机”——“暴风”号,在揭开面纱的一刹那,人们纷纷表示,先不论气动布局、性能如何,至少英国人延续了其设计“丑八怪”战机的传统。从当年的“闪电”到“海雌狐”再到“海鹞”、“3V轰炸机”,英国人这审美就没好过,甚至有人说,这个“暴风”战斗机这不就是当年的YF-23改了个两侧进气么?

从目前公开的图片来看,因实机的图片角度受限,所以只能看到前起落架位置偏后,进气道略显细窄,前机身有明显模仿F-22和J-20、T-50的痕迹,整体机身和五代机几乎一样都是像“船”一样呈宽大布局。再看气动布局为无平尾的“M”型三角翼,双垂尾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为像J20一样的整体全动垂尾。但倾斜角度较大,与YF-23的不太一样,更像是J-20式的垂尾。

最大的争议依然还是其带有M型副翼的三角主翼,这样的气动布局比较类似于当年麦道争夺美军ATF战机所设计的主翼面,在30年之后,最近又开始时髦和流行开来,在法国达索飞机公司设计的下一代战机上也是采用了同样的无平尾无垂尾的机翼。相对比于YF23的小展弦比梯形翼,这样介于中等展弦比的三角翼可以有效降低翼载荷,采用大后掠角的主翼能够提供足够的操纵力矩,超低的机翼载荷和机身本身飞翼一体化升力体的设计,在升力系数和升力斜率相似的情况下,翼载荷仅有四代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意味着飞机会在比四代机小的多的迎角下机动,这时的阻力更小,剩余的推力更大。因此如果搭配全动垂尾,机动性想必还是不错的。

从机身截面积上讲,由于暴风战斗机的进气道比F22和J20明显偏小,导致其机身隐身性能可能会比上述两款战机更好,但机身截面积偏小随之带来的就是弹舱容积较小,因此其宣传的可携带高超音速武器是否能塞进狭小的弹舱内,还是个不小的疑问。

暴风战机在宣传中宣称最亮眼的还有两点,一个是座舱显示器需要用头盔AR才能看到,即不带头盔,在座舱里只能看到光溜溜的平面,什么都看不到。另一个则是有人战机和无人战机的结合,即暴风战机为一机两型,有人战机通过指令控制无人机进行集群作战,在降低损失的同时增大战斗力。

但是这些概念连同罗罗公司同步展示的下一代发动机一样,都带有明显的“PPT”推销的感觉,罗罗公司展示的新一代发动机是在减少压气机和涡轮的前提下,将全机热管理、动态管理等还处于概念性研制的构想赋予在这样的新发动机上,能不能成功也是个巨大的疑问。而暴风战机则将各种先进概念统统堆砌在一个全尺寸概念机上,总是有些不踏实的感觉。虽然英国具有很强的战斗机设计传统,也有很强的航空工业底蕴,但能否在投入20亿英镑后,将“暴风”战斗机飞上天,恐怕还是一个未知数。(利刃/东风破)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