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鸭翼采用这种新材料,堪称一举两得

军迷圈官微
文|一号机密

图为飞行中的歼20
歼20目前使用的是俄罗斯用于苏27系列的AL-31发动机和中国自行研发的太行发动机,这两种都是三代机的标配发动机,从发动机技术和经验来看,改进这种性能不强的发动机后其推力有较大提高,但也只能勉强应用于歼20。歼20研发计划的发动机目标是换装中国自行研制的涡扇15,不过目前歼20已经开始列装,而配套的引擎进度迟缓,而且这款发动机的性能、推力、可靠性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歼20跟F-22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于发动机不够强大。
歼20机身偏大且瘦长,气动布局极为特殊,其设计中不仅仅使用了鸭式布局,还有全动尾翼等等,采用这种可以任意灵活调整的气动布局无疑是在追求超机动性。因为在歼20发动机推力目前还是赶不上F-22,在这么多恐怖的气动布局调整下,歼20的超机动性才能勉强与其持平,如果涡扇15是一款大推力矢量发动机,歼20在超机动方面才有可能超越F-22。歼20由于有更大的雷达空间,在雷达组件大小接近的前提下,可以容纳更多或者更大的雷达组件,实战性能待需检验,整体来说应给可以达到F-22的机载雷达的性能

图为飞行中的歼20
歼20的气动布局也进行了平衡设计。从相关图片可以看出,歼20鸭翼的根部与机翼平行。虽然可以保证飞机的主边缘是平行的,但代价是鸭翼的效率降低。鸭翼的主要功能是形成涡流,补充和加强机翼气流,推迟分离。这样一来,它不仅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而且保证了飞机的隐身性能。可以说是中国战斗机设计领域的技术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歼20鸭翼创造性地向上倾斜,使得鸭翼与机翼之间的距离增大,涡流有足够的强化空间。

图为歼20战斗机
当然,这种设计对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军工部门通过努力克服了这些技术难题。从歼20装备中国空军很快实现初步作战能力的事实来看,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很好的,为我们的空军提供了可以使用的新一代战机、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