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尴尬的两款战机:歼8曾因性能不达标错过出口机会!

军迷圈官微
文|火器营
近几年来中国战机出口不断取得突破,包括K-8、枭龙、运-8、运-12等在内的战机和运输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而且未来还可能会有更大的突破。但是中国有两款大家非常熟悉的战机从诞生至今已经几十年了却始终未能取得任何出口,尽管中国也曾做过努力但可惜直到停产都没有其他国家愿意买这两款飞机,这两款飞机就是歼-8和飞豹战机。那么为何歼-8和飞豹战机始终未能成功出口呢?这篇先介绍歼-8战机的情况,明天再介绍飞豹战机的。

歼-8战机是中国制造的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1969年首飞成功,1980年开始服役。最初的歼-8采用了机头进气的方法,基本上可以看做是歼-7的放大型号,后来中国接触到西方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后对歼-8进行了升级改造在1984年研制出了全天候的歼-8Ⅱ战机。歼-8Ⅱ战机是中国放弃追求高空、高速转而研制中低空机动性能更好的战机的一个尝试,歼-8Ⅱ不仅采用的两侧进气可以使机载电子设备、武器以及火控系统更加完善,而且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来减重。

后期随着国产战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歼-8Ⅱ的改进型号上也使用了很多第三代战机才有的技术包括装备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发射中距制导导弹的能力。歼-8Ⅱ的改进型号还能够挂载反舰导弹、反辐射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侦察吊舱,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歼-8系列战机的综合性能已经可以比得上第三代战机了。而且从歼-8在中国空军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尽管歼-8没能有机会参加实战但能够让中国空军使用几十年的战机肯定也不会太差的。

那么为何歼-8战机没能成功出口呢?其实歼-8曾经也有机会大量对外出口只可惜当时中国的实力不够而错过了最佳时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也曾研制出歼-8ⅡM版本准备用于出口,虽然歼-8ⅡM战机将会具备一些三代机的特征来进行竞争但是由于当时中国不具备第三代战机的研制能力,因此包括雷达、导弹等在内的东西需要从俄罗斯进行购买。可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产品依然未能及时调试完毕。性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跟真正的第三代战机相比又没有优势,这就使得伊朗、伊拉克以及巴基斯坦最后放弃了购买歼-8ⅡM战机的想法。

尽管现在看来中国空军使用歼-8系列战机十分顺手,但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将其性能发挥了出来,可是机会不会一直等着中国。即便后来歼-8战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跟第三代战机对抗而且实现了一机多用,但还是没有国家愿意购买歼-8战机,直到2012年歼-8战机停产。
但是不排除未来中国歼-8战机退役后会有国家购买便宜的二手战机,中国空军最近几年大量更新战机很可能会导致歼-8战机提前退役,而提前退役的歼-8战机则很可能会再一次寻找买家,发挥出其最后的价值。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