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导航技术这么发达,灯塔还有作用吗?

军迷圈官微
文|火器营
2016年10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1套5枚特种邮票,内容为中国在南海建成的五座灯塔:华阳岛灯塔、赤瓜岛灯塔、渚碧岛灯塔、永暑岛灯塔和美济岛灯塔。这五张邮票集中展示了2015年以来我国在南沙所建成发光的大型现代化多功能综合灯塔,体现了中国对于南海领土寸土不让的决心。
随着如今科技的迅速发展,海洋航行导航广泛应用了GPS、北斗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同时航行导航雷达也广泛装备在了大中小型民用船只上,对于海洋航行已经能做到精确定位了。而作为一个依靠光线来指引船舶方向的建筑,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灯塔在如今还有实际作用吗?中国又为什么要在南海岛礁上新建如此巨大的建筑物呢?

灯塔是一种固定的航标,其基本作用是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常用来标志危险的海岸、险要的沙洲或暗礁以及通往港嘴的航道。
公元前约270年,埃及法老托勒密二世委派希腊建筑师索斯特拉图斯在埃及亚历山大法罗斯岛东端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灯塔。这座巨大的建筑由花岗石砌成,高达135米,塔顶白天时利用镜子反射阳光投射到远处的地中海海面上,夜间则用木材和橄榄油燃起熊熊火焰。它既可以为进入亚历山大港的船只指引方向,又成为了展示埃及君主显赫名声的巨大标志。法罗斯灯塔因而成为了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

老式灯塔采用过煤油灯、石油气灯等发光设施,而现代自动化的灯塔里,常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电灯。由转动的透镜向全方向系统散发非常明亮的光线,并且大多是瞬时明亮灯塔。发放间隔光线的特殊灯塔可以使得船舶在夜间、雨雾等恶劣天气下更容易注意到灯光信号。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应答器、DGPS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综合导航体系的建立,灯塔的导航作用越来越被弱化,导航价值在日益减少,但其拥有着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各国追捧的人文地理坐标。灯塔过去有海上烽火台之说,也被用于军事用途,进行海防瞭望和防范偷渡,一般与灯塔临近的还有炮台、城堡等防御设施。而如今,灯塔还有一部分原始作用。例如指引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迷航船只,指引电子系统失灵的船只以及指引落水船员等。现代灯塔也一般与无线电通讯基站、电信电视网络基站或者卫星电话基站相结合。此外,在争议海域,灯塔、哨所、界碑等都常常被当成是主权的象征。
2010年底,中国在东海海域的领海基点上建造了领海基点石碑和灯塔式领海基点标志,这为中国领海基线的划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中国在南海诸礁吸沙造岛作业如火如荼地进展,南沙中国控制的原本只有巴掌大的礁石变成了能够起降大型飞机,部署舰船的人造岛屿。原本宣誓主权的庄严界碑现在也变成了高耸的灯塔。中国南海的这五座灯塔除了能够发挥传统视觉导航功能,一旦船舶发生险情或者进入气候影响水域,可以接收到相关的信息,并及时采取自我防范措施。同时,这些灯塔也能起到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的作用。南海灯塔可以帮助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进行有效定位和航路指引,对于降低船舶溢油污染的概率,进而有效保护南海海洋生态环境将起到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

南海是全球海上交通最繁忙的水域,全球二分之一商船、三分之一货运总量和我国40%以上外贸货物、80%以上石油途经于此。但多年来我国在南海水域民用导航助航设施缺乏,南沙5座灯塔的建成发光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在建筑设计上灯塔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通过这些文化元素,向各国航海者传递着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美好愿望。例如华阳灯塔建筑顶层采用我国传统万字纹图案,寓意太阳与火,给予航行者光明与希望的指引;赤瓜灯塔形似我国传统乐器喇叭,建筑顶层与次层设计融入我国传统雷纹图案,象征崇尚自然,寓意风调雨顺等。每座灯塔都扼守南海航道要冲,周边海域常年气象险恶,飓风浪涌。可以说如今的灯塔无论在实际作用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