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紧缺的一种大飞机:全国只有3架 还是进口的二手货

军迷圈官微
文|武器正能量
苏俄军队从其四发大型运输机伊尔-76系列中受益良多,该机于1971年首飞,并于1974年6月首次亮相,伊尔-76作为一个帮助苏联运输军队以支持其维护在世界各地利益的“战略空运员”,一共约生产了960架之多。而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苏联人逐渐拥有了生产伊尔-76的空中加油型飞机的想法,不过最初困难重重。然而恰恰是在伊尔-76运输机不断衍生的过程中,苏联设计师们却看到了将其改装为加油机的可能。

于是苏联设计师们将伊尔-76的货物运输和管理构件去掉,然后在该机上安装了三个空中加油系统,以便该机能够一次性为三架战机实现空中加油。在研制过程中该机采用了经过验证的三点式软管和锥管输油系统,除了在两侧机翼下均有加油装置外,在尾部还有一个加油装置。到了1977年,通过加油化改装的伊尔-76MD开始进行了试验并成功通过,1984年该机完成了首次空中加油试验,并随后得到了伊尔-78的正式编号正式加入苏联空军服役。

伊尔-78机体全长46.59米,高度14.76米,翼展50.5米,翼面积达到了300平方米。在动力系统方面,伊尔-78加油机拥有四台D-30KP型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能够产生27000磅的推力。这让伊尔-78可以飞到0.77马赫的最大速度。该机空重为98吨,最大起飞重量为210吨,并且拥有7300公里的最大航程。伊尔-78并不携带任何武器,值得一提的是,伊尔-78将伊尔-76的后部尾炮拆掉换成了尾部观察员的座位,另外还安装了测距雷达以及货舱门坡道上的地层灯,以便在夜间进行空中加油练习时靠近的飞机可以看到。

总的来说伊尔-78在气动外形上继承了伊尔-76的绝大部分样式,它拥有大型且在上部安装的主翼,每个主翼都安装了两个悬挂式发动机舱。其机身空气动力学效率非常高,几乎没有明显的突起之处。该机的原始生产型号即为伊尔-78,后来的衍生型号伊尔-78T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伊尔-76的货运能力。到了1987年生产的伊尔-78M成为了首个专用的加油机型号(虽然依然保留了货运用的斜坡),伊尔-78M随后成为了苏俄空中加油的绝对主力,其性能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是同类飞机中的佼佼者。

除此之外,伊尔-78M还用于出口,伊留申设计局为印度专门设计了伊尔-78MKI卖给了他们,而我国空军同样对该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们只能靠老旧的轰油-6来进行空中加油任务,早已跟不上时代。在2014年3月到4月之间,我国向乌克兰购买了三架二手伊尔-78MD充实了我国空中加油机队。而在未来,我国很有可能将运-20战略运输机为平台改装成一款强大的空中加油机!(利刃/陶波列夫)
《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出鞘》完整内容可扫描图片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