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一年才造十几架!歼20产能为什么这么慢?看完就知道了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谷火平

据可靠消息,目前歼20正以每年十余架的生产速度,有序生产着。不过,对于一个已经跻身世界空军强国的国家来说,一款五代机(俄标)年产量只有十余架,这似乎说不过去。围绕这个问题,很多军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我国战机订单太多,歼20的订单受四代机订单的影响,被压低了产能。

歼11B(复产改进版本),歼16和歼10B/C系列,海军航空兵的歼15...按目前的四代机订单,少说也有300~500架。战机订单多,但是厂房和厂房的效率却是有限度的。歼20的年产量受限和积压的四代机订单是有直接关系的,这的确是一个客观原因。

目前歼20编队,最大的也就是四机编队。其它五机乃至七机编队,后来也被证实为是网友PS。他们的出发点也只是想早日目睹五代机编队大机群的雄姿,虽然造成了诸多军友的了解麻烦,但也是可以原谅的。

不过,在笔者看来,歼20产量低下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四代机争生产线所致。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歼20本身。我们知道,五代机生产最快的记录,就是美国空军的F22战斗机。其速度最快时,一年就生产了24架。

F22采用的是脉动生产线,其产量较过去的流水线,有了质的提高。目前,这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已被运用。目前四代机生产线,都是脉动生产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自F22战机之后,五代机行列无论是F35还是歼20,生产速度都很低。而被誉为"五代机之耻"的苏57/T50,一年的新机数量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这是为什么呢?

之所以会如此,笔者认为这是现代战机本身所导致的。我们知道,战机不比军舰,它的空间很小,改动余地也很少。没有大空间,就意味着日后如果想改进该战机,就必须在设备小型化上做文章(例如弹药小型化)。

本身空间就小,而且可用作未来改进的小空间,还分散在全机各个角落。考虑到目前的技术处于井喷,今天被推崇的技术,可能明天就落后了。所以,我们真正要想的,不是怎么提高五代机的产量,而是怎么让五代机,在未来二十年内,不会被其它国家的高新技术所压制。

五代机的先驱,F22战斗机。当年磕了药似的造了180多架,短短几年过去,针对它而开发的歼20,苏57/T50(能不能比过F22就另说了),F35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这一结果致使美国空军在升级F22或者重启F22生产线之间,难以抉择。如果重启F22生产线,就能对F22的机体进行修改。如果选择升级,那么F22那小的可怜的机体空间,连个EOST都塞不下。本图就是F22增量3.2升级计划的项目,从该图可以看到,全是和本机硬件系统无关的,这就很尴尬了。

有了F22的前车之鉴,中美俄都刻意压制五代机的列装速度。俄罗斯没钱,苏57/T50本身不争气,所以可以无视了。而F35,我们看新闻,总是看到日本,以色列拿到F35了,谁看到过美国拿到F35了?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